正文

《施密特:与中国为邻》 作者德文版前言(2)

施密特:与中国为邻 作者:赫尔穆特·施密特 弗朗克·西伦


近几十年来,笔者曾经十多次访华。在这期间,我对中国的尊重之所以与日俱增,也是因为与70年代相比,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愿意和读者分享几十年来获得的感悟。

另一方面,面对中国的发展,世界上总有人在政治上、道义上轻狂地好为人师。希望本书能对这种态度起到釜底抽薪之效。有些欧洲人倾向于接受一些美式偏见,爱从反面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道义上指责中国人。有些德国政论家和政治家也认为,归根结底,中国必须变得更加民主。他们没有认识到,由于德国20世纪的历史,我们德国人最没有权利在道义上指责这个中华文明之国。尽管不干涉其他主权国家内政的原则完全允许对这些国家的行为提出批评,但是,如果这种批评变成群体性的敌意或者群体性的恐惧,就完全有可能危及和平。希望本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史、政治史、经济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这些身处欧洲的人究竟知道些什么呢?我们是否知道,主要是西方各殖民帝国在19世纪造成了中国的没落,而20世纪上半叶日本也干了同样的事?关于儒家学说,我们究竟知道些什么?我们对它直到今天仍然多么广泛地支配着中国人的相处之道又知道些什么?只有对中国及其长期持续的发展有足够了解的人,才能成为值得中国人认真对待的对话伙伴。

第三,我想通过本书达到的第三个目的是,让德国读者明白,西欧目前存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绝非中国的过错。说什么由于中国新近成了全球世界市场的一员,从而损害了我们的就业岗位和福祉。这种在公众中反复制造的印象是错误的。因为欧洲,包括德国,本来是大有可能降低其结构性高失业率的,爱尔兰、奥地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就证明了这一点。指责中国,把西欧存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一份过错推给它,把它说成是干扰经济的因素,同时又自认为有资格判断,中国在政治和社会领域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二者构成了一对奇怪的矛盾。总体说来,西方世界理论上是宣传自由贸易的,那么,它就必须承认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有权向世界市场提供自己的产品,占领部分世界市场,并且应该为它们创造这样做的实际可能。

希望我们的问答能够启发读者进一步关注中国,关注我们这个伟大的新邻居。中国的未来与我们的未来,会超出许多欧洲人目前的想象,中国和我们会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希望我的中国朋友和日本朋友,把本书提出的点滴批评,理解为一位友人的劝勉之议。

赫尔穆特·施密特

2006年7月于汉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