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寓批判于间谍小说中(1)

史迈利三部曲(精) 作者:约翰·勒卡雷


南方朔(作家)

世纪文景此次出版的“史迈利三部曲”是大陆第一次完整展现英国作家约翰·勒卡雷作品三部曲的风貌。其中第一本《锅匠》采用了董乐山先生的译文,是历来的翻译版本中最好的。第二本《荣誉学生》则是第一次在读者面前出现。

勒卡雷以“间谍小说家”闻名

2003年底,以冷战时代间谍及叛国故事为材料的英国名作家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1931-)再出新著《挚友》(Absolute Friends)。他的“间谍小说作家”身份未变,但背景已延伸到了后冷战时代,而美国的军事间谍活动成为新的主要背景。

《挚友》在美国评论界,反应非常两极化,由于勒卡雷的间谍小说从来就不是单纯而狭义的消遣式间谍小说,而是要借着间谍小说来呈现世界的真实、间谍官僚体制的腐化,以及间谍的人性荒芜,因而在这部新著里,遂出现了这样的夹叙夹议:“任何人看看发生在伊拉克的事情好了,它只不过是一场为了夺取石油的殖民征服战而已,但却包装成好像是宣扬西方式生活与自由的十字军。而这场战争的发动者,则是一小群对战争充满了饥渴的狂热分子,他们绑架了媒体,剥削着美国人在‘9·11’之后的心理创伤。”

勒卡雷的这种议论,在好战右派当道的此刻,当然是不会被容忍的,当然,对他的挞伐也随之而至。勒卡雷要把他的间谍小说时代背景由冷战推向后冷战,势不可免地将会冲撞到美国军事特务的霸权意识形态,这对他那种寓批判于间谍小说的写作风格,已注定将是一条崎岖坎坷的路;但如果路不崎岖,又怎么可能造就出勒卡雷这个“间谍小说泰斗”的名号呢

间谍小说,乃是大英帝国高峰的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的延长。它赞扬英国式士绅官僚的能力与价值,并将它投射到大英帝国扩张之后的那个间谍战的战场。在20世纪里因而出现许多杰出的间谍小说作家,如巴肯(John Buchan,1875-1940)、毛姆(W.Somerset Maugham,1874-1965)、安布勒(Eric Ambler,1909-1998)、弗莱明(Ian Fleming,1908-1964)、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戴顿(Len Deighton,1929-)等。而这些作家里,本身就曾当过间谍的,以毛姆为始,接着有安布勒、弗莱明、勒卡雷。

勒卡雷乃是笔名,他的本名是大卫·康威尔。他的父亲罗纳德·康威尔曾是一个非常精明、浮华、顽固的商人。勒卡雷5岁时,因父亲破产背信而入狱。父亲出狱后曾经再婚与再度经商,但仍延续着过去的浮华作风,1975年在看电视时死亡,他当年积欠英格兰银行相当于3000万美元的债务,始终未曾清偿。有关勒卡雷的“父亲意象”,在他第十一本具有半自传性的小说《完美的间谍》(A Perfect Spy)里,有着隐晦的透露。

与007相比,勒卡雷作品多了破碎和无奈

有关勒卡雷自己的间谍经验,开始得极早。1948年当他18岁时,进入陆军服役,驻扎维也纳,就已替陆军情报处工作。根据《完美的间谍》所说的情节,人们也认为他在牛津念书时也曾继续间谍工作。从牛津毕业后,他到著名的统治者预备学校“伊顿公学”任教12年,而后转入外交部工作。在这样的生涯过程里,使他对间谍这个领域有着最本质性的理解。间谍、背叛以及间谍变成追查同僚背叛等题材,因而成了他作品的最主要特色。这也就是说,他的间谍小说接上了英国文学里更大的那个批判传统,他的小说遂和别人的极为不同。甚至我们可以说,他最重视的,乃是间谍世界的内在精神分裂症。

因此,勒卡雷的间谍世界与早了他至少一个世代的弗莱明的“007邦德系列小说”可以说乃是完全不同的对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