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1)

最艺术,最民国 作者:潘剑冰


要认识一个时代,首先要认识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如何生存。

对于艺术来说,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称为艺术家的时代,到选秀的舞台上走一遭,将随口说的话排成诗行,乃至脱得一丝不挂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的,都标榜自己是艺术家,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上电视都被尊为“德艺双馨”。然而,这又是一个缺少艺术家的时代,真正的艺术家没有了,或者即将没有了。

笔者有点悲观地认为,相对于民国,我们的时代终将只剩下技术,而失去艺术,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文化传统的断裂。

我们这个时代生产效率提高了,读书效率却降低了,以前的人读三五年的书,就能够做到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现在很多人从小读到大,还只是一个识字的“文盲”,人文修养一塌糊涂,此乃传统断代之恶果。

在民国,人们评判一个艺术家品格高下的重要标志是看他有没有“书卷气”,齐白石、梅兰芳在各自的领域内已经是一览众山小,但仍然每天手不释卷,他们读书之多、学养之厚,足以让彼此领域的后继者自惭形秽。

反观当下,人文精神的堕落以艺术领域为最,看看学校里去学艺术的学生几乎都是文化课不行、读书读得差的就知道了。以前的人是因为文化修养高才去搞艺术,现在则相反。于是,两个时代的艺术境界高下立判。

第二,天地自然的疏远。

民国的艺术家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他们的艺术中蕴含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李瑞清“黄山看云,泰山观日”,齐白石“五出五归”,张大千“老夫足迹半天下”,梅兰芳在四合院中养鸽子来锻炼自己的眼神,他们的艺术能入化境,正是做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今却不然,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个“火柴盒”里,上不见天下不着地,难沐天光,不接地气,作品中缺少天地之灵气,怎一个俗字了得!

纵有名山大川,不是被圈起来收钱,就是被雾霾笼罩而失去了原来的面目,况且现在哪里都人满为患,原本清净修身之地到处是一派喧嚣与嘈杂,五音五色使人耳聋目盲,哪里还能有所得。

第三,生命体验的弱化。

民国的艺术家普遍历经磨难、饱受忧患,他们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曲线,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多生活在直线的生命模式当中,缺乏深刻丰富的生命体验,使得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苍白。

在齐白石七十八岁这一年,他的老婆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也在这一年,他最喜爱的聪明伶俐、年仅五岁的幼子因病去世了。与之类似的是,1938年,丰子恺携家带口在日本人的炮火中逃难,难关重重,随时有转于沟壑的危险,他的妻子却在这个时候又给他添了一个儿子。在同样的时刻,有战乱别离的苦痛,也有新生命诞生的喜悦,这在那个兵荒马乱、医疗落后的时代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如此强烈而深入骨髓的生命体验,恐怕现在的人很难感受得到。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传统的断裂,自然的疏远,生命体验的淡化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致命的缺陷。我认为,从艺者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曰匠,二曰家,三曰师。匠者,只知一味地模仿与因袭,作品里面没有自己的灵魂;家者,在某一方面卓然有成,且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师者,戛然独造,且道德技艺皆可为后世师表。无疑,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而我们的时代,师则无,家很少,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匠的地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