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密林的恐怖地狱战(11)

被遗忘的年代:寻找两个谭家与一个女间谍 作者:谭雄飞 谭爱梅


“演义”想象力丰富

坊间有些对于驻印军反攻缅北的演义式描述有违事实,或许是注入了太多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主观愿望。说孙师长审讯日军战俘时,只要发现曾经参加过南京屠城的日俘,立即下令枪杀。这是想象力太过,常识太少的话。不错,当时在缅甸的日本第十五军所辖十八师团(久留米师团)确实曾参与南京屠城,但驻印军作战是受史迪威指挥督战的,受过西方军事教育的孙立人不会不遵守作战守则对待战俘的规定。何况师部参谋按照作业程序,每天都要向上级提交战况报告。日军十八师团在于邦战役失利后,为了激励士气,让士兵拼命作战,曾在内部宣传上把新三十八师说成一捉到日本兵就杀头的凶煞神。演义作者也许就借此发挥了。

有些对于新一军的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矛盾的夸大描述,也是无中生有的。新二十二师原是杜聿明统帅的第五军的主力部队,在第一次缅战失利后,经野人山撤退到印度,损失惨重。在蓝伽整编受训,补充了兵员后,实力恢复。与新三十八师的战斗、射击竞赛,也是各有胜负。实地对抗演习,新二十二师的野外战斗评分高,新三十八师的射击命中率高。新二十二师编入新一军后,两个师在缅北的历次战役中,都是相互支援的。有时新二十二师从正面攻击敌军阵地,新三十八师迂回到敌后奇袭,有时两个师对敌阵进行南北夹击或东西夹击。在关键时刻,尤其能带来加倍效应,迅速击败敌人。

还有,新三十八师的三个团,在反攻缅北的作战中都很卖力,而且互相支援。刘放吾率领的一一三团在第一次缅战的仁安羌大捷中功勋卓著,刘也获得勋章。在部队撤退时,一一三团担任掩护杜聿明第五军撤退的前哨部队,苦苦与日军周旋,且战且退,最后安全撤到印境。但一一三团对孙将军敬重的副师长齐学启没有善尽保护之责,以致齐学启带着一队伤兵在丛林中摸索前进时,受日军追击,负伤被俘,最后死在俘虏营中。就因为当时统帅英军的斯利姆将军后来在回忆录《转败为胜》(Defeat Into Victory)中,特别描述了刘放吾团长,他的后人就出书认为,孙立人抢了他父亲的功。这是对现代战争缺乏概念所致。如前所述,现代作战行动要求“三个C”(指挥、控制与通信),要做到这三点,师部参谋作业不可少,其中包括地图研判、情报搜集、敌情侦察等。师部的四个参谋科在攻击行动前的紧迫时间内,必须准确作业,向师长汇报。最后师长调动部队,发出作战令,团长是作战的执行官。现代作战行动还牵涉到必不可少的后勤补给问题。这一整套作业流程是有机体的运作,其中多的是无名英雄,没有所谓抢功的问题。在这方面去争论是无意义的。

说到无名英雄,新三十八师情报科的参谋潘德辉同我父亲最要好,部队在缅甸的森林中驻扎时,我父亲还同他比赛打靶赌香烟。潘德辉说,孙师长对有留洋背景的人都很亲切,很照顾。孙是父亲的前辈,他一直把我父亲留在身边当师部高参。有些写演义故事的人说,孙立人手下有“八国联军”,指的就是孙的部属中来自欧美著名军校的毕业生。“八国”中来自意大利的就是我父亲。这当然是玩笑话。

潘德辉是个侠骨柔情的豪杰之士。大学毕业后他曾在蒋家特务头子戴笠办的特训班受训,派到新三十八师来,原先负有监视师长孙立人的任务,但受到孙将军“爱兵如子”的精神感召之后,反而死心塌地成为孙的追随者。潘率领的谍报队,在缅战中深入敌后,出生入死,毫不畏惧。

后来部队胜利班师时,有一个缅甸当地土司的女儿想随部队到昆明上大学。潘帮助她剃光头发,换上军服,混在部队中。可惜美女皮肤白皙,登机时被眼尖的营长识破,碍于规定,只得下机。潘队长也颇为尴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