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选好地方修成树

春季里那个百花香 作者:侯波


贾平凹

青年作家侯波的小说这几年开始露头了,我感觉这跟他的小说接地气、真诚、不端着、也不绕有关。据说侯波十八岁就在《当代》上发过小说,多年来一直“赖”在基层,潜心于底层生活中养精蓄锐,这种修不成自己不冒腾的倔劲,当下很多写作的人失却了,所以我很赞同他。侯波所写的大都是农村题材,事儿都发生在墙角旮旯里,人呢,也都是一些相当普通、地位低下而又对自尊极其敏感、心地善良的小人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不乏精神层面的追求。显然侯波对陕北农村生活是非常熟稔的,他总是从一个生活场景延伸漫漶开去,从从容容,耐心细致。在《春季里那个百花香》中,写准备年货,写村庄历史,写秧歌排演,并且杂糅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情境。小说中,除了主人公红鞋,侯方方夫妇也塑造得立体可感。侯方方作为村长,上下协调,殊为不易。李翠翠人高马大颐指气使,其实胆子很小人也很善良。小说写得根深叶茂,人物形象很饱满,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体现出了一位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把握能力。看得出,侯波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作家,对人世心存善意,作品中这些小人物,似乎都是他的亲人邻里,他一路信笔拈来,为他们画像,为时代立此存照。但这些并不是侯波的全部,他的小说,其实透过小人物絮絮叨叨,在表面飘浮的、习经见惯的世事下,我们时常会觉得有一些东西沉伏于其中,以一种我们想象不到的韧度与硬度存在于他的作品中。而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他作品的灵魂,也是他这两年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优秀的作家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是思想家,只有赋予作品以独特的发现、思考,创作出的作品才有普遍的价值。陕西出类拔萃的作家柳青是之,陕北作家路遥亦是之。侯波在小说中将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人物柔软的内心世界去,简单的故事有着人性的温热,使故事不再成其为故事,而成了一个时代的断面与缩影,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给人启迪。

侯波生活在陕北,陕北这块土地是一个英雄出没的地方。清末,有一位在陕北生活多年的英国传教士曾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永恒过去的地方,中华文明进程中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与这个地方密切相关,有些甚至具有世界性意义。对这个地方了解越多,敬畏也与日俱增。”(史密斯《辛亥革命前后的延安》)从赫连勃勃到李元昊,从韩世忠到李自成,再到近代的毛泽东,所有中华文明的进程都在这块土地上纠结盘旋,留有印痕,这块土地也得以酣畅淋漓地演绎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传奇。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每每要离开唐僧时总会拿金箍棒画一个圈儿护着师傅。而每一个作家的出生与成长,也总会有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是地域文化。作家总是通过地域文化来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然后通过地域文化来传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传达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地域文化是作家创作永无止歇的源泉与动力,陕北厚重的历史、渴望自由向度的精神世界是产生作家的良好的土壤,这还是一片远未被审美开垦的处女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期待着侯波这个年轻的作家能把根扎在这里,不断汲取营养与雨露,长出翠绿的叶子,开出满眼的碎花,最后长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好树,丰富我们的视野。

二〇一四年五月八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