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褪入黑暗:伤痕叙述(6)

后9·11时代的恐怖片 作者:阿维娃·布瑞夫 山姆·J.米勒


电影开场三十九分钟后,儒勒·诺代和几个消防队队长正处在一座世贸塔内,这时传来巨大的“砰”的一声。如同在摩尔的影片中一样,坠落的身体只是被听到,而非被看到。我们看到的是消防队员和行人们听到巨响后的反应,消防队员和儒勒本人都强调了那个响声有多么可怕:“每隔三十秒钟,同样的巨响声都会响彻走廊。这个声音恐怕会在我的耳边萦绕终生。每当我听到这个响声,我就会意识到,又有一个生命离我们而去了。”这些在走廊里所拍摄的影像准确地反映了儒勒对当时场景的主导印象是听觉上的,但是即使连那些身体坠落到地面时所发出的响声也做了后期处理。在最终的影片当中,这些响声减小了音量并且也减少了响声所出现的次数,这使得坠楼的人数显得没有那么多。【注释】即使像诺代兄弟一样试图反映现实主义,但依靠后期制作将死亡的场景移除也一定大费周折。隐藏受伤的身体所采用的手段并非精致巧妙,而是采用了与主流新闻报道一样肆无忌惮的审查。《时代》周刊赞扬了诺代兄弟的节制:“儒勒回忆起当时他进入走廊时的场景,两个人在浓烟滚滚的楼内奔逃,熊熊的火焰瞬间将他们吞没。但是他选择停止录制影像。‘我看到了那些令人战栗的景象,’他回忆道,‘但是我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看到那样的场景,即便是采取不光彩的审查制度。’”

【注释】肯·塔克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我读到一些报道,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帮助诺代兄弟的纪录片进行后期剪辑时,片中剪去了一些身体坠落的声音时,我感到非常震惊。他们大概认为,让观众听到零星的落地声,比听到暴风骤雨般的响声(一个目击的消防员这样形容)要好得多。这仅仅是无数侮辱遇难者及观众的例子中的一个。为什么电视台总是扮演悲伤的国家顾问的角色呢?为什么我们总是需要被谎言安抚,而不是因悲剧的事实而震撼、焦躁或者暴怒呢?”

一部什么都不能表达的电影有何意义可言?【注释】尽管纪录片常用黑屏画面来表现没有拍摄到的事件,或者用来表现希望观众去想象而非直接观赏的那些画面。但是,在与9·11相关的电影中连续出现的黑屏画面却是别无选择的苦涩结果,尤其是当我们意识到,这些画面一旦播出会给当时的主流报道带来强烈的冲击。尽管影片《华氏9·11》、《颤栗航班93》和《9·11》中黑屏画面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那些人身伤害是不允许被放映的。

【注释】制片人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使用黑屏,例如,导演戈达尔使用的最具纪念意义的黑屏应该是在电影《快乐的知识》(Le Gai savoir)中,利用画外音来协调他的技术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