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文缘(9)

权力那些事儿 作者:梁振华 龙其林


同年长篇小说《心腹》也跟着出版上市。书中的主人公杨登科为实现自己登科转干的梦想,极尽钻营之能事,几经波折终于梦想成真,由边缘人至局长司机、局长心腹,再至办公室副主任。正当其春风得意之际,杨登科却因为替局长顶罪而锒铛入狱。出狱后的杨登科发现妻子已投进自己顶头上司董志良的怀抱,便翻然悔悟,决定检举董志良贪污受贿的罪行。这个个性鲜明、可悲可叹的人物,被有的评论者喻为中国的格里高尔。跟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一样,杨登科也是一条小虫,想变成龙,不知蜕了几层皮,却终于没能成龙。对于杨登科式的小虫,肖仁福充满同情:“我本人就像书里的杨登科,是条不起眼的小虫,在这个世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也没成什么气候。所以我骨子里对小虫或对我自己,并无半点鄙薄,倒是充满同情和自怜。谁也不容易,尤其是在弱肉强食的时代,机关小人物,社会边缘人,实在太不好混了。而我们的聚光灯和眼球总是追随着那些风云人物,电视空间和报纸版面,何处没被强势群体占满?偶尔碰上一两个小人物,也是被当做被同情、被救助的对象,用以陪衬强者的。那么作为一个有些良知的作家,难道不应该为这些弱者,说穿了也就是为自己仗义执言吗?”①

肖仁福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作家,他的讲述不偏不倚,不动声色,却能在文字中机关埋尽,悬念遍设。在长篇小说《待遇》中,肖仁福塑造了退居二线位置的领导干部冯国富的形象,打上了强烈的现实烙印。如同一个建筑师,肖仁福通过运用小说元素,对机关原生态的描述,让读者看到了官场中人隐藏在温文尔雅外表下的争斗、较量。在这里,人性的善良与险恶、私与欲、美与丑都暴露无遗。冯国富等人只有离开权力场域,才能真正卸妆,摘掉面具,不再表演,回归自我。小说不再以谋权和用权为主要叙述对象,而重在叙写权力旁落后的人生况味,立意巧妙,意味深长,一出版便备受追捧,被新浪读书频道评为十二部官场读者必读小说之一。

在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意图》里,肖仁福又转换角色定位,重拾草根阶层的喜怒哀乐。小说从一个小小机关幼儿园的改制入手,通过以园长卓小梅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经历,凸显出社会草根阶层的生存困境。作者描写了几股力量的抗衡:小与大,弱与强,贫与富。抗衡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弱不可胜强,小不可能胜大。肖仁福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对这几股力量的叙述,给读者呈现一幅复杂的世态图,供人思考。”① 不过我们还是在作家笔下体会到了一丝丝暖意。虽说卓小梅“该失去的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也失去了”,可最后她得到了失语儿子的一声“妈妈”。这是作家的悲悯情怀,他不想让读者太悲伤,太失落,而想让卓小梅儿子的这声妈妈,唤回我们心底的希望。

2009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长篇小说《仕途》,是肖仁福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这部百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以乔不群的仕途人生为主线,采用移步换景的叙述方式,对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遭遇和官场知识分子在市场时代的心灵彷徨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示,显示出对当代官场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深刻体察。乔不群原是桃林市政府研究室的综合处处长,因不合时宜的玩笑得罪了上司,远离领导和权力核心,被发配到边缘处室。可他却利用这一特殊的平台,重新进入领导视线,陆续进步为政府办纪检组长、政府办副主任、政府秘书长、副市长,直至代理市长。可以说乔不群是知识分子入仕从政的成功典型,在挑战与希望同在、变数与机遇并存的官场生涯里,几经起落浮沉,终于抵达仕途人生应有的高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