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丑话说到前头”并不“丑”(1)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作者:慕颜歌


一直在努力成全别人,却忘记了最应该成全的是自己。

妹妹想买车,开口跟月收入不过五千元的阿琪借五万元。阿琪不好拒绝,四处凑钱给她。之后每个月阿琪都得勒紧裤带,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苦熬了一年,阿琪还清了欠债。没想到,妹妹又来找她借钱买房。

阿琪一怒之下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姐妹俩大吵了一架,妹妹赌气卖掉车,将之前借的钱还给阿琪。然后,好长一段时间妹妹都不跟她说话,但阿琪却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解脱感。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直在努力成全别人,却忘记了最应该成全的是自己?而且,你明明有自己的想法,却碍于情面不事先说清楚,导致最后往往是伤人伤己。

有时候,丑话说在前头,反倒有可能避免事情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何况,你无须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低,不想做的事情不必勉强自己去做,一味地忍让和取悦,那不是善良,而是懦弱。

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你可以伸一把手;超出你能力范围的,要果断拒绝。这是一种对风险边界和责任边界的确认,没有人应该为了成全别人的欲望而委曲求全。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事先把所谓“丑话”说给别人听。就像我的同事张青和李意佳。两人刚认识不久,张青就今天让李意佳帮她做PPT,明天让李意佳帮她写策划案,后天一起吃饭还让李意佳埋单。李意佳其实并不愿意就这样被人指使得团团转,但苦于不好意思开口,默默忍受了半年,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到公司后尽量躲着张青。结果这样的行为引发了张青的不满,她开始故意跟李意佳作对,让李意佳在公司非常不好做人。

人际关系,包括工作关系中,我们与人相处也应该先小人后君子,自己不愿意承担的压力、不愿意忍受的委屈和不想独自面对的问题在一开始都跟同事说开,才能避免以后的工作中因一些小事引发矛盾。

虽然很多话事先说出来似乎不太好听,但可以让我们的交往回归理性,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失望和愤怒。

我们生活中许多矛盾其实都是没有把丑话说在前头所引发的。我们顾忌别人的感受,不想让人难堪、失望,这固然是一种难得的美德,但是如果一味地顺从别人,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正说明我们对别人的肯定和赞许过于依赖。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缺乏自我肯定和欣赏的能力。因为向内求不得时,就会不顾一切地向外索取,通过不断地对别人说“是”来维持一种成瘾性的虚假自尊。还存在一种情况,作为对“善意”的回报,我们也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感激和认同,然后获得一定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但是,当我们决定顺从别人时,实质上存在一种心理暗示:我们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不管这样的决定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理性的,是不是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为自己曾经在委屈中做出各种妥协行为而后悔的小莉说,她一直都没有想过,自己和男朋友的浪漫爱情,竟然有一天差点儿被打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