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定居埃及 1

摩西!摩西! 作者:沈恒


法老很高兴自己的宰相与亲人重逢。他颁旨:让约瑟赶快备齐车驾,去迦南把他的老父亲接来供养。应约瑟的请求,慷慨的法老还把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地歌珊赐给以色列人作为生息的封地。此后的四五百年,以色列人在这片广阔土地上生息壮大了。看来,生为人臣,得逢明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此君臣相得,也是天下百姓的幸运。

起伏一生的以色列,一开始对人们告诉他的消息根本就不相信。失散了二十多年的儿子非但活着,居然还作了埃及的宰相。如此戏剧化的事情,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难以置信。以色列还没有老糊涂,所以对此说法根本不屑一顾。然而,当他看到儿子们诚恳的目光,见到门外等候的车仗,冰封了二十多年的心终于融化苏醒了。欣喜若狂的以色列决定尽快去埃及,见一见自己失散多年的苦命的儿子。

聪明一生、机关算尽的以色列,并没有因为聪明和智慧为自己的家族摆脱厄运和困苦。而恰恰是他不通世故却保持纯正信仰的儿子——约瑟,经历二十多年痛苦的跋涉和迂回之后,在遥远的埃及,为以色列人找到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地方。

约瑟是一个低调而聪明的人,凡是这样的人都比较深谋远虑。他们可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把下一步、下两步考虑好。作为一国宰相,约瑟更具有超人的眼光和见识。

征询过法老的意见,约瑟最终把家人安排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歌珊。“歌珊”在希伯来语里面是边疆的意思。这里是从西亚进入埃及的要道,处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既适合于耕种,也可做良好的牧场。而且相对远离埃及内陆,不容易和埃及本土人发生冲突。

从风俗习惯来看,埃及本地人基本上以农耕为主,对畜牧业和游牧民族敬而远之。喜克索斯人作为游牧民族侵入埃及,但是毕竟他们是这里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与当地文化进行交融和适应是必须和必要的,否则他们不可能在这里统治二三百年的时间。因此,以色列人选择继续游牧,远离当地百姓,免得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也免得自己这个人丁不甚兴旺的小民族被当地民族迅速同化掉。

深谋远虑的约瑟知道,对于埃及这个古老而富有民族意识的国家,依靠强权是难以征服的。虽然他在努力调和外来者与原住民的关系,但是这种脆弱的平衡万一有一天被打破,天下大乱在所难免。这时候,身处歌珊的希伯来人可以考虑退出埃及,回归故乡。

约瑟的深谋远虑在四五百年后的确有了效果,他的这个正确选择,又一次为以色列人赢得了生存的机会。

以色列人进入埃及的时候,男丁大约六七十人,包括女眷、家人、儿童,总计应该在200人左右。他们也许曾经想过,等灾荒过去了还会回来。可是一旦漂泊的旅程开始,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风雨坎坷从此将会几千年与他们如影随形。这一代离开迦南的以色列人再也没有回来,有的死后得以尸骨还乡,但大多数老死在异国的土地上。从此之后,当围坐炉边,在老爷爷颤抖的白胡子里,一代代的孩子只能够在幼稚的脑海中勾勒迦南那个“流着奶与蜜的故乡”的影子。

以色列和约瑟父子相见。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约瑟风尘满面,父亲则更显沧桑。父子俩抱头痛哭,互道离别之苦。离散的儿子终于找到,以色列心里面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几十年的勾心斗角,几十年的颠沛流离,以色列一直在为一个又一个目标奋斗。然而,这么多年来,各式各样的麻烦、困难、危险似乎一直跟他有缘。有时候,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明白,这么拼死拼活到底是为什么?自己的幸福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一刻,衰老的以色列终于明白:对一个老人来讲,家庭和睦、子孙绕膝,岂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在对这个平平凡凡目标的追求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得遂心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