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份令人满意的历史答卷(9)

辉煌的丰碑 作者:鹏鸣


商贸流通旅游业呈现新格局

伊犁是清代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从当时的版图来看,伊犁位于新疆的中心地带,它北抵乌里雅苏台,南据喀什噶尔、阿克苏、叶尔羌等要冲,东连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直至口内,西与沙俄毗邻,是祖国的西陲要塞。

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清朝采取了鼓励内地商贾出关贸易的政策,大批陕甘回商通过伊犁边境进行贸易。

陕甘回商从伊犁出发,无论是北上去承化寺还是南下喀什,都要翻山越岭,路途漫长且艰辛。尤其是果子沟那一段,道路坎坷崎岖,通过费时耗力。为方便商旅出行,山口开办了很多清真餐馆,经营各种风味小吃和面食等。商人们将内地的“珍珠玛瑙、琥珀翡翠、金银首饰、针头线丝、绸缎布匹、锅碗盆勺、米面干果、食糖茶叶”与西北当地的“鹿茸麝香、虫草大黄、甘草贝母、牛羊皮毛、沙金及马匹”进行等价或不等价交换。

《伊犁府乡土志》载:“查伊犁五方杂处,客籍土著,随处皆有。除索伦、锡伯拨有屯田地自种自食,其察哈尔、额鲁特向系游牧为生。至于汉、回、缠民,有租地耕种者,有自种业地者,他如金、银、铜、铁、泥、木、裁缝、制剑诸工艺以及贩卖零星小本营生者,不胜枚举。”

俄罗斯人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在《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一书中对中国西北商人做这样的描述:“他们只要有几峰骆驼,有时只有几对牛或马及相应数量的大车,就整年在路途中奔波。今天他们载着俄国货走兰州,明天装上棉花和畜产品去塞米巴拉金斯克、扎尔肯特和维尔内。他们时而去塔城,时而上伊犁以及别的地方,只有七月的酷暑和山洪才能使他们停留在某个地方,但为时也不会长。”

清末,因贸易频繁,惠远城又一次繁华起来,电报、电话、电灯、照相、汽车等东西相继引进,使伊犁成为新疆吸引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民国初期,谢彬在《新疆游记》中称惠远新城为“文酒风流,盛极一时,有小北京之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