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病夫治政(3)

蒋经国画传 作者:师永刚


蒋经国精心维持的开明形象与方针受到严重打击。尤其大审过程中,遭逮捕的省议员林义雄的住宅在二二八事件发生当天遭暴徒闯入,导致他的母亲与双胞胎女儿被凶手刺杀,另一个女儿重伤,立刻引发台湾各界震撼。官方随即准许林义雄交保,但并未查到凶手,仅判断是与林义雄的个人恩怨而引发杀机,这种说法完全得不到民众信任,坊间流言不断,国民党形象更是一落千丈。

两岸重启接触,蒋经国与大陆隔空交往互动

蒋经国在 20世纪 80年代所碰到的最巨大的挑战,除了岛内日益勃兴的反对运动、街头抗争之外,恐怕还是来自如何面对已步入邓小平时代的开放中国、如何调适两岸间的新关系与互动。

1978年 12月 16日,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自1958年起“单打双不打”的金马炮击。1979年1月 1日,人大常务委员会发表第五次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统一中国、结束分裂局面,开放两岸三通、恢复两岸交流等主张,并拟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来取代原有的“解放台湾”口号,一个全新的两岸形势显然已经逐渐成形。因此,是否在台美“断交 后重新与对岸修好,因应新一波的和平攻势,成了国民党的棘手难题。

为稳住形势,国民党定位中共高层的喊话是“和平统一”的攻势。蒋经国出面强调,“台湾不论在任何情况下绝对不与中共政权交涉,这个立场绝不会变更”,随后借着中常会的机会,宣布“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的“三不政策”,成为国民党未来 10年的政策基调。

此时,国民党元勋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发布了一封给蒋经国的公开信,以“经国吾弟 ”开首,先问候他是否“政躬违和 ”,盼“善自珍摄 ”,并以世交身份,对蒋经国所提“三不政策 ”“期期以为不可 ”。廖承志在信中重提国共第三次合作,也透露如有可能,他愿亲自来台,希望“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还在结尾处问候了宋美龄。

此信一出,立即引起台湾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反复推敲之后,蒋经国决定不由他个人回复此函。而是通过钱复,向美方转达此份电报信息,表态台方将对此置之不理,同时拒绝廖承志来台。随后拜托身居海外的宋美龄,以长辈身份响“承志世侄 ”,提及是否记得蒋先生两次释放之恩,更反劝廖早日“翻然来归,以承父志 ”。

表面看来,蒋经国对廖承志的问候似乎毫不领情,但从来往信函脉络来看,却又不排除故交旧情,未彻底断绝交往互动之可能。台湾“行政院”院长孙运璇还借着回答美联社记者提问的机会,声明国民党已经放弃反攻大陆政策,且“从不认为可以用武力解决问题”。再次显示,所谓“三不政策”并非是如过往般铁板一块。

蒋经国其实很清楚,两岸商界经贸互动已陆续展开,许多在台湾苦守几十年的外省人,常借美国、香港中转,与中国大陆亲友通信,偷偷回乡。他要求在党内成立一个高级小组,针对两岸政治攻防与谋略进行研究,提交预案。

蒋经国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王升,王先是成立“固‘国’小组”,之后将其改组为“刘少康办公室”。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灵活、有创意的政战攻势,意图加强台湾民间对大陆的心防,也强化台湾经验对大陆人士或海外人士的可信度,以因应中共对台统一战线攻势。

从对岸的反应来看,邓小平并未对“三不政策”与初期接触触礁有太多反应,而是持续向蒋经国示好,通过胡耀邦等人希望蒋经国回大陆看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中国统一的九项和平原则,将“一国两制”入宪,派员修缮蒋家奉化故居、祖坟,为两岸互动创造了新的格局与变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