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疯狂作者和变态主人公 1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作者:张柠


疯狂作者和变态主人公

——评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

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其他小说尚未译成中文,但人们对出版于1983年,并改编成电影的著名长篇小说《钢琴教师》早就如雷贯耳。据翻译者说,小说几年前就翻译成了中文,但一直没有出版。如果不是作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估计还难以跟中国读者见面。我觉得当时出版社不出这本书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部小说比较难读,属于典型的现代欧洲式的小说,叙事走向不是按照传统的故事情节,而是按照作者的心理联想思路发展,也可以说就是“意识流小说”或者“内心独白小说”,叙事繁复冗长,与中国小说的短句子相比,这种小说简直可以说是啰唆,不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之中,主观性或者说观念性非常强,整部小说(特别是第二部分)充满了作者“思维的强权”,这种强权让读者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阅读障碍并不构成评价一本书好坏的全部理由,关键在于这种障碍是否能够将你的思维,从“世俗生活强迫症”中引出来。

电影和小说的寓言化 

小说《钢琴教师》不是电影《钢琴教师》,阅读起来没有那么明白和轻松。就将一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而言,电影删除了人物性格更为隐秘而复杂的部分,也就是小说叙事中冗长的部分。这些部分的叙事中充满了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常常是无法还原为人物行为和动作的。而电影一般而言是要落实到行为和动作上的。电影艺术的这种动作或画面尽管也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但那是属于电影阐释学的问题。实际上电影更像一个短篇故事,叙事结构紧凑,行为目的清晰,人物性格鲜明。至于更为复杂的心理和人格的畸变过程,电影必须省略、删除。长篇小说《白痴》改编成的电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电影只拍摄了小说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也就是最具戏剧性的部分。后面三分之二掺杂了许多复杂的人物心理变化描写的内容,全部被删除。毫无疑问,从根本上说,看电影就像看戏,读长篇小说就像受刑。从艺术的历史形态演变的角度看,小说之于诗歌,就是一种衰变的艺术,电影之于小说,以及电视之于电影,也是如此。

小说《钢琴教师》的叙事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结构,或者说它的结构随意松散,一大堆心理联想式的语言游移不定、蜂拥而至。这些蜂拥而至的心理语言,在小说叙事主线(故事)的四周尖叫不已,仿佛是众多埋伏在主旋律周围的阴险而狂躁的小叙事、小旋律,其目的在于瓦解叙事主线(故事的主旨),甚至就是要喧宾夺主。也就是说,“一位钢琴教师跟学生私通”这样一个故事,并不是耶利内克叙事的主旨,它不过是《钢琴教师》这部小说叙事的诸多元素之一,是主人公复杂性格的一种显现方式。这也是小说中那个“钢琴老师跟学生通奸”的故事迟迟不出场的原因。因此,“钢琴教师与学生通奸”的故事,与其说在小说中真正出场了,不如说一直悬在半空之中,它被心理活动及其叙事的延宕掩盖了,被作者疯狂的声调淹没了。电影为了达到更好的大众传播效果,必须将复杂的叙事结构化、寓言化,将复杂的、充满其他可能性的细节忽略,让那个“私通”的故事凸显出来,成为公众兴奋的焦点,并能够摆上道德评议的办公桌。电影实际上就是一个寓言,有时候甚至就是一个道德寓言。否则,我们很难设想它能够在大众中广为传播。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也就是将叙事改编成寓言,它已经不具备原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但还是有艺术上的另一种可能性,这比可笑地将电影反过来改编成小说要好得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