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等:职业(专业)摄影师(2)

在镜头背后假装大师 作者:张滇


或者说,你已经专业了。

讨论职业摄影师的摄影艺术或技术水准,是个吃力的事儿。原因是,他们的水准落差极大,有的恨不得就要成摄影家了,有的却甚至还不如一个稍微上过点儿心的业余爱好者,但人家确实吃的是“专业”摄影饭。毕竟这个群体太大了,从大杂志社高薪聘请的“御用摄影师”们,到旅游景点里吆喝着“十块钱一张”给游客拍摄“到此一游”快照的本地大妈,都位居此列。

咱们只能说个大概的平均水平。总的来说,他们多数能老练地面对所在领域里的场景,能快速地完成拍摄过程,能得到中规中矩的没啥毛病的照片。具体的表现是,一到片场,他们就知道应该把机器架在哪里、使用什么样的镜头、设置什么样的参数、在什么情况下朝哪个角度拍过去;操作的时候他们的动作迅速准确、效率很高,让人看着就感觉那么利索,透着训练有素—那就叫专业。总之,职业选手的专业水平是中规中矩的、是靠谱的、是可以信赖与期待的;但跟摄影家相比,他们的作品则总是缺乏新意、没有特点和个性、不耐咀嚼,还不足以表现出某种极致、引发强烈的感动共鸣。

他们多数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总背着很“专业”的器材。单反上镶个大镜头,那只是基本的。你还得知道,专业的摄影器材是很贵很高端的,机身镜头都不算啥,真正显专业的是架子、云台、灯、滤镜......你个业余选手恐怕耍都没耍过吧?当然,人家聊起器材来,也能随便把只知道佳能、尼康、索尼、松下的你侃出几条大街去;蔡司、哈苏、捷信兴许你还听说过,但知道孚勒姆、罗敦斯德、亚玛比利亚、JTL都是做什么的吗?

如果说摄影家是一些业余爱好者的梦想,那么职业摄影师恐怕就是大多数业余摄影爱好者的非常具体的模仿对象。

说到这里,就离咱们这些摄影爱好者越来越近了。的确,业余爱好者最喜欢听到别人夸他“专业”,从手里的器材到拍摄的架势。不信,你到各大摄影网站、摄影论坛去看,那里边讨论得最热烈的问题,永远是什么器材更“专业”和什么对象“应该”怎么拍。

俺至今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被别人夸赞“专业”时,心里美成啥样。2005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游客在湘西的凤凰转了一个圈儿......那时俺刚刚咬牙斥巨资一万余,给自己买了一台最新上市的佳能350D,又配上个“一镜走天涯”的腾龙18-200镜头,去凤凰古镇给相机开光。你别笑,现如今佳能三位数的机器和腾龙旅游镜头只属于菜鸟装备,可搁在八年前,街上多数人才刚刚知道数码相机这个东西的年代,那可就是个少见的大家伙了。俺的胸前挺了那么一套,走在古镇的街巷,听着擦肩而过的捏个傻瓜机的文艺女青年悄声跟同伴说“瞧人家的专业相机”,那叫一个嘚瑟!

是啊,还没出手呢,就凭身上挂了个东西,就已然让人景仰,那种感觉别提多爽了。跟戴上名表、开上名车一样,NB到闪闪级......唉,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贱,这种感觉一上来,就会连自己是干吗来了都忘了—相机不就是个照相家什吗?你有好相机了就肯定能拍出好照片吗?

没错儿,要显得自己比较“专业”,“专业”得跟个职业摄影师似的,不是太难的事儿。你像个职业摄影师那样带上一大套装备,并且在别人面前显出你熟练地使用的架势。你的这种照片就是这个劲儿,那种照片就是那个劲儿,又合辙又押韵,透着那么懂规矩的样儿。做到这些,你在爱好者们当中就已经可以很瑟了,在论坛里就可能有人叫你大师了。因为如此具备可行性,所以大把大把的爱好者朝着“专业”范儿努力中,考虑玩摄影能给自己带来的瑟快感,远在考虑照片的用途之上。

只是,还真没有多少爱好者乐意转身干职业摄影师。对于没有摄影家梦想的人来说,摄影师这个职业未必赚钱多、未必好捞名声,却不少辛苦,还得受各种拘束。还是自己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在业余时间拎起相机时有个“专业”范儿,够在朋友们面前炫的,就恰到好处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