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相伯(1)

先生 作者:《先生》编写组


生平:(1840~1939)江苏丹阳人,11岁到上海求学,自此常居上海。原为天主教神甫,后进入仕途,曾为李鸿章幕僚。60岁后毁家兴学,捐出全部家产办教育。

师承:毕业于徐汇公学。

高徒:于右任、邵力子、黄炎培、李叔同、陈寅恪、胡敦复等。

核心理念: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

教育实绩:三所大学的创办人,其中震旦公学、复旦公学为一力创建,辅仁大学是倡议人。

马相伯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30年,献给了宗教;中间30年,致力于政治;后40年,为教育呕心沥血。

由教会转投政治

1840年4月7日,马相伯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世家。他在家中排“建”字辈,取名为建常,字相伯,后半生以字行,所以人皆知马相伯而不知马建常。多年以后,他回忆起家庭背景对自己的影响,一是“对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已能不为那时中国社会传统的见解和习俗所拘束”;二是由于宗教的启发,“知道天子也和我们一样,同为造物所造,同是有生有死。在上帝面前,同是平等”。“科学”、“民主”要到马相伯60岁以后才成为时兴口号,马相伯自豪地把这一世界观溯源至基督教化的家教,以证明得风气之先。

马相伯一生的传奇,始于1851年。12岁的他瞒着家人,带着悄悄积攒下来的铜钱离开家乡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一个人走了11天,走到了大上海,进入法国天主教会开办的徐汇公学读书。

徐汇公学为耶稣会培养神职人员,所涉及的训练内容除了神学外,还有语言、人文和科学等7科。少年马相伯在语言、数学、天文等学科上,展露出过人的才华。他精通8国文字,尤其擅长演讲。14岁时,马相伯已经在学校担任助教职位;大概在17岁的时候,他在徐汇公学里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有一次,法租界的一个总董听说有马相伯这么一个精通法文的中国人,随即要他去法租界做事,马相伯婉言拒绝道:“我学法文是为中国用,而不是为法国人用。”这种为国家做事的热情,一直贯穿马相伯的人生。他的一生可以用“爱国”两个字来概括,但是爱中国,不等于爱清朝,他的国家观念是一种现实的、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观念。

马相伯一生都在宣扬人生而平等,宣扬国家是法人团体,从君主到平民都必须服从宪法,这些都是非中国传统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在宗教团体内部,“人生而平等”也时常流于概念,马相伯所属的上海耶稣会这时由法籍会士主导,中国神甫有时受到不平等对待,马相伯对这样的事难以容忍。1870年,31岁的马相伯以特优的成绩通过耶稣会考试,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司铎神甫。第二年,他担任了徐汇公学的校长,而此时他和部分教会管理者之间的冲突也更为频繁。

一次,一个外国神甫来上海造访,教会要马相伯和弟弟马建忠腾出朝南的房间。这件事成为一个导火索,导致了马氏兄弟的离开教会。

1876年,马相伯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耶稣会,投身政治。当时他已经40多岁,精通8国语言,在当时的中国是无人能比的全才。马相伯理所当然地登上了大清内政外交的舞台。他和弟弟马建忠都得到了洋务派领袖李鸿章的赏识,成为了李鸿章的重要幕僚。他年富力强的时期,全部贡献给了清朝的洋务事业。整个壮年生涯,他把精力都浪费在这项最终失败的事业当中。

弟弟马建忠于1877年由北洋大臣李鸿章选派到法国留学,1879年获法学博士后回国,长期充任李鸿章办理洋务与对外交涉的重要助手。马氏兄弟在离弃教会后,一心想在政务上实现改良救国的愿望,却又因为他们的教会背景,在清廷官场备受猜忌。1882年,李鸿章因为重用马建忠而被参奏:马建忠为天主教民、市井无赖。李鸿章只好对皇帝说谎:“该道幼习儒书,本非教民,亦非市井。”因为这个原因,马相伯在从政的10年并无朝廷的官职名分,只以李鸿章随员身份处理其所委托的政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