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马相伯(3)

先生 作者:《先生》编写组


震旦大学借地于耶稣会在徐家汇的天文台内,师资也由教会支援。“震旦”是中国的古称,来自梵文,中文字面上又有“日出东方”的含义,借这个生机勃勃的名字,马相伯此时此刻找到了自己的使命。马相伯所设计的震旦不是英美式学院(College),而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研究学问的学者团体、学院(Academy),或者是更古典式的柏拉图式“学园”(Academy),提倡学生在辩论中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马相伯所理解的欧洲Academy与中国传统书院有某种相似性。在震旦,教,注重指导门径;学,力求启发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马相伯本人在震旦的角色可谓“柏拉图”,亦可谓书院的“山长”。

震旦的行政管理由学生选出代表承担,学校的所有成员享有自治、自主的权利。当时帮助马相伯办学的学生邵力子、于右任等,均成为中国近代史中可圈可点的人物。

震旦学院宣布成立,当时流亡日本的梁启超立即著文称善:“吾今乃始见我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院,吾喜欲狂。”马相伯为学校规定三条原则: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学始。有欲通其外国语言文学,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革命救国之准备,请归我。”

马相伯有很多的创造,比如他主张文理并重,主张要打好语言的基础,主张必须训练严格的逻辑思维。现在中国最早的形式逻辑的教科书是马相伯编的。我们今天说,中国学生原创力不够,其实这个问题马相伯当时就已经发现了,他所设计的课程、教育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原创力。还有一条,他认为教育要自立,希望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在震旦学院,马相伯是非常爱护学生的,他重建了孔子以来“有教无类”的传统,只要有才华的人、愿意学的人,他一律收入门下。于右任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1904年,于右任因作诗讽刺慈禧太后卖国,遭到通缉,逃到了上海。马相伯将他收入门下,免学杂费,以化名“刘学裕”(即“流亡学生于”谐音)入读震旦,并对他谆谆教诲:不以空言抒愤,救国必先科学。后来于右任曾有联:生我者父母,育我者先生。

学术独立,不谈教理

“不谈教理”的办学理念,使马相伯和作为主办方的耶稣会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耶稣会希望震旦是法国式的教会学校,学生要遵从教规。这和马相伯的办学初衷相违背,他为震旦制定的办学原则是: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法国传教士认为学生既然到了教会的学校,就应该把宗教课变成必修课,这等于强迫信仰,这是马相伯最反对的。

1905年年初,冲突演变的结果是耶稣会出手驱逐马相伯,让他“无病而入病院”,欲夺回震旦的控制权。但神甫们忘记了,震旦的首批学生,部分来自堪称学生运动策源地的南洋公学,岂是唯唯诺诺之辈。在校务行政上,震旦是实行学生自治制度的,学生遂推举沈步洲为会议主席,决议退学。沈步洲取出信笺两卷,放在讲台两端,一为签留,一为签去,结果全校132名学生中有130名签名退学。

退学学生推举邵力子、于右任等7名学生代表,事后找到马相伯,说:“马院长,我们已经退学了,但是我们还要读书。”马相伯看到退学学生签名簿时老泪纵横,他冒着再次和教会决裂的风险,决定站在学生一边,另办新校。

1905年9月,经过马相伯、严复和退学学生领袖叶仲裕、于右任等人数月的奔波筹划,复旦公学在吴淞成立。“复旦”一词,取自《尚书大传》中虞舜传位给夏禹时所唱的青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可以释义为“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既寓意新学校像朝阳一样,也有光复震旦的意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