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书抵万金 1

我的中国心 作者: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1982年7月,蒋经国在一篇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蒋经国流露出的故乡之情、民族之意,迅速被大陆方面捕捉到,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开会专门研究,如何利用这一时机来进一步争取蒋经国。

杨奇(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这个文告在台湾、香港都登了。传到北京,邓颖超大姐看到了,她那时候是对台工作小组的组长。

此番蒋经国的真情流露,为大陆方面带来了很好的对话时机。而当时在共产党内部,最适合与蒋经国沟通、交流的人,当属廖承志。

赵玮:他俩是同学,就利用这同学关系来交流感情、争取他。我们要做到仁至义尽,所以邓大姐就提议说:“小廖,用你的名给蒋经国写一封信。”写这封信,廖公很重视。

廖承志与蒋经国此时已分别是各自阵营里的高层领导人物。当年在苏联所结下的情谊,到此时已有半世纪之遥。两人都已历尽风雨,年逾古稀,但尽管政治上的隔阂仍大,两人对于国家统一的志向仍是一致的。一份共有的爱乡、爱国之情,在这对昔日故友之间再次搭起了桥梁。

廖承志接受了写信的任务。

其实在写信之前,他已经做了一件很特别的事来争取蒋经国:他提请中央重新修复蒋家祖坟。

这个决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人感到难以理解,并很快表示反对,这些人当中甚至包括廖公的家人。对当时的大陆人来说,蒋介石——蒋家无异于难以原谅的敌人,无数人与之有着血海深仇,廖公自己也与其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廖承志说:“我们不要计较个人恩怨,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祖国统一为己任,要向前看。”

一句话,将当年的恩怨都搁下了。

廖承志知道,蒋经国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祖墓非常在意;而且他对其父甚为孝顺,谨遵父命,蒋介石去世前曾嘱托他有朝一日把自己的灵柩迁葬于故乡,由此他格外重视祖坟事宜。修缮蒋家祖坟,实在是拉近蒋经国的一张好牌。

于是,顶着众人的异议,廖承志亲自安排,很快让当地有关部门把破败不堪的蒋家祖坟修缮一新。

乐美真:当时有很多渠道,拍些照片什么的带回去。廖公回来,我们跟他汇报以后,他就把这个信息通过他的外甥女陈香梅正式透露给蒋经国。

陈香梅是廖承志堂妹的女儿,那时候已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打拼,在美国商界、政界都站稳了脚跟,并进入白宫,与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关系很好。1980年12月31日,陈香梅带着里根写给邓小平的亲笔信来到了北京。廖承志夫妇与邓小平一起会见了陈香梅一行。就在这次会见中,廖公拿出了那些照片。他对陈香梅说:“给经国捎个话,告诉他,奉化溪口蒋家祖坟已经修葺一新。经国如想派人回来扫墓,我们欢迎。还记得当年于右任先生题赠经国的一副联语‘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于老先生的话至今仍可作为我辈的座右铭。”

这些话,陈香梅记住了。在随后的台湾之行中,她向蒋经国当面转达了廖承志的问候和口信。

陈香梅:我因为跟经国先生比较熟悉,信给他以后,就让他看。看了以后,他有一阵子没有讲话,然后说:“好,我晓得了。”我也不能够再问他了。

蒋经国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当时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现在已无人能知。但是,老友的一番作为和言语,必定掀起过他内心的波澜;当他想起自己“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的心愿时,一定想起过廖承志传来的善意和温情。正是这些,在他心底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