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好的学问是彼之感我(1)

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作者:舒砚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弘一法师

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一位雕刻师傅很是有名。

雕刻师傅在雕刻上的技巧不错,一传十,十传百,附近就有许多人来找他雕刻物件。某日,一座村庄的寺庙也听闻了他的名声,派僧人来邀请他为寺庙雕刻一尊“菩萨像”。

雕刻师傅不是很想去,因为要从这里到达那座村庄,途中得越过山头与森林,而这座山上传说有鬼:曾经有些想翻山过去的人,如果一旦在夜晚还没有出山,就会遇见一个极为恐怖的女鬼,从而丢了性命。因此,雕刻师傅的亲人朋友都劝阻他不要去,认为这件事实在危险。若真要去,也不要在夜晚启程,而要等到隔天天亮时再出发为好。

但是,雕刻师傅是个老实人,他唯恐自己太晚动身会耽误了行程,误了和僧人约定的时间,想了想还是感谢了大家的好意,决定立刻就启程去翻山。

他走了一会儿天就黑透了,看到了头顶的月亮、星星,夜月十分幽暗。不久,赶路的雕刻师傅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陌生女子坐在路边,神态十分可怜,她的草鞋破了,面容还有些疲倦,看起来相当狼狈。雕刻师傅心地善良,就停下来问这位女子道:“姑娘,你怎么会一个人在这里?需不需要帮忙呢?”

女子告诉他:“老人家,我要翻过这座山头去看我病重的母亲,可是我走不动了。”

雕刻师傅觉得她可怜,便好心背她一程。

银白的月光下,师傅背着女子走了许久,累得汗流浃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这时女子问师傅道:“老人家,你难道不怕我就是那传说中的女鬼吗?你为什么不自己赶快往前走,却还要背着我上路?”

“对,我是要赶路!”雕刻师傅回答说:“但是要是我真的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若是你碰到了危险怎么是好?我背着你一起虽然是有些累,但总算你我有个照应,有危险还可以互相帮忙哪!”

休息了一会儿,雕刻师傅发现身旁有块大木头,材料不错,便一时心动,用随身携带的雕刻工具,照着这女子的容貌,快速地雕刻起来。

女子觉得奇怪,就问他:“师傅你在刻什么呢?”

雕刻师傅兴致勃勃地回答说:“哦,我在雕刻菩萨像,因为觉得你的容貌温柔慈祥,和菩萨有几分相像,所以准备就依照你的容貌来雕刻这尊菩萨好了!”

安静坐着的女子一听到此话,突然感动得泪如雨下,因为她就是那个被人们认为恐怖的杀人女鬼。在数年之前,她一个人带着女儿要翻越山头,却不幸地遇上强盗,因为没有人帮忙,她根本无力抵抗,不仅被这些强盗奸污了,她的女儿也被杀死。悲痛欲绝的女子便纵身跳下了山崖,成为世上一抹可怜的厉鬼,一直在夜间埋伏在这里,要夺取过路人性命,如此才能消减她心中的怨恨。

满心仇恨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位雕刻师傅竟说她的容貌慈祥得像菩萨,一时间百感交集,受到点化,突然化做一道光芒就此消失了。

雕刻师傅在第二天顺利到达了寺庙,大家都惊讶于他还活着。并且从那天后,再也没有人在晚上翻山时遇见传说中的索命女鬼了。

在这个世界上,众生本性良善,没有人会希望被人怨恨、谋害,自己内心的罪恶往往是因为曾经遭受过罪恶的待遇所造成的。世上也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被众人接纳,有时只要一点点的良善之心,我们就可以拯救一个灵魂。

故事里的女鬼对世界充满了无比的仇恨,但她也在心底希望被别人容纳,被别人帮助,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呢?

当我们遭遇劫难和阻碍,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们大概也会像这位女子一样对世界充满了绝望,只留下无尽的仇恨。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为何不能像这位雕刻师傅一般,拿出友善的心去诚心接纳别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