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赠幸福予人(1)

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作者:舒砚


为善最乐!——弘一法师

这是一个发生在北宋初年的故事。

曹彬将军曾率军攻打南唐,手染鲜血,却能做到不妄杀一人,实属难得。他是一个拥有仁爱之心的儒帅,他的许多故事都在佛教与道教中广为流传,让世人相信好人会有好报,好人会有福缘。

有段时间,曹彬率兵围攻金陵长达半年多的时间。期间他的军队占领了秦淮河、白鹭洲、西门水寨,只剩下金陵。但就是在这个紧要关头,曹彬突然生病了。

曹彬怎么会生病了呢?他身边的人都十分着急,尤其是副将潘美、先锋曹翰。他们前来探病,希望能找个名医给他治病。

曹彬却对他们摆摆手说:“不必如此。我这是患的心病,大夫想必医治不好,但是你们却能治得好!”

大家疑惑不解,问:“那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治好您的心病呢?”

曹彬思虑片刻道:“办法只有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就是我希望军队打进金陵城的时候,你们和下属将士们都不得滥杀无辜,更不得奸淫掳掠!敢问,大家伙儿能不能做到啊?”

副将和先锋都回答说:“将军放心便是!”

曹彬却很担忧,道:“你们可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一旦攻城,一定要发誓遵从命令,如此我才能够放心。”于是,将士们不得不一起发誓,说绝对不会在金陵城内做此等事情。

这时曹彬下令攻城了。他之所以要大家发誓后才开始攻城,是因为他深知潘美和曹翰是两员好杀戮的猛将,不容易掌控,因而想到这个法子。

在率兵攻打江南的时候,曹彬受上命要尽量保全南唐皇帝李煜一家人,他当下觉得有些为难。

曹彬想了想没有抗命,但也没有明确回答,只是问赵匡胤:“副将是谁?”

赵匡胤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召见潘美、曹翰等人,当着他们两人的面,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递给曹彬,道:“你手持此剑,如我亲临,如果有人敢不听从你的军令,你随时可以先斩后奏,一切只管军法处置!这把剑给了你,我就是将此战的一切决定权都交给你了!”他说着还用余光打量着潘美、曹翰,顿时起到了威慑的作用。潘美、曹翰都忐忑不安,只得赶紧说:“末将定当听命!”

后来曹彬带着众将领破城以后,押走了投降的南唐皇帝李煜。

等李煜走了之后,曹彬害怕还是会有人阳奉阴违,就告诉潘美自己要离开三天,便把统率部队的重担交给了他,并严令他不可以纵容部下杀人抢掠。其实,曹彬是亲自带了二百兵士,守住了南唐的宫殿,不准任何人闯入,目的就是防止属下起歹念,对这些无辜的皇室成员进行滥杀。第三天,曹彬看着李煜家眷三百多人上船走了,才进宫查封了南唐皇室的财产,上报给朝廷。

曹彬如此行事很得人称颂,他虽然是个将军,却不嗜杀,还经常告诫子孙说:“领兵打仗靠的是严明的纪律,我们并不是土匪,当然不可做屠城、烧毁民居、掠夺民财、奸淫妇女的恶行!战争有时不可避免,但也应该想想无辜百姓的苦处,看到他人的父母逃亡,就应想想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在逃亡,这时你应该做什么?看到他人的妻女流离失所,就应该想想如果是自己的妻女流离失所,你应该做什么?苍生遭受劫难很多时候是人自己造成的,当权者不能推卸这个责任!”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曹彬一辈子积善良多,因而曹家的后代都过得很好:曹彬的儿子自己有出息,还得到了高官厚爵,他的孙女后来还做了宋仁宗的皇后,品性贤德,后世称誉为圣太后。

对了,八仙过海中的曹国舅,正是曹彬的孙子。

可见行善得善报不是一句空谈,而且行善能使人快乐,曹彬一生行善,心境也比一般人要开阔得多。

再来看另外一则故事,在贝纳里曾住着一位名叫拿提雅的青年,他一家人都虔诚地信奉佛教,经常为僧团做奉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