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意时淡泊不染(2)

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作者:舒砚


既然万物无常,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时此间得,彼间失;有时此时得,彼时失。现在得而复失,将来失而复得;现在如意顺心,将来失意倒霉。得得失失,如意失意,一生很快就过完了。

我们为何不学学法师的境界,看淡富贵,看轻名利,看小这个世界呢?弘一法师在人生最鼎盛时期出家,放弃已经拥有的社会地位、家庭财富;释迦牟尼佛为了修行,抛弃王位,丢掉金玉之宝,拿着钵去四处化缘,最后成就了无量功德。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将大千世界看做莲花一瓣的广阔心境。

对于拥有这样广阔心境的佛祖而言,他心中还有如意与失意吗?自然不会,一个心境平和开阔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狂喜或消沉。

即使是成功者,他们也不可能一辈子都顺利如意,并不是说他们能力多么强大从不会失败,而是因为他们每次失败都能够爬起来,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情,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优良心态,镇定自若,自然能就地爬起再接再厉。

因此,法师也尤为主张,有事时应当放下烦躁的心,心态要像坦然无事时一样;一旦有事就应当像无事时一般,镇定不乱才能消弭面前的危机与困难险阻。

若能把心态稳住了,顺其自然就可找到修行的最佳下手处。

如此一来,我们即使处于狂风暴雨之中也能看到天上美丽的彩虹。如意失意都是短暂的,只要日常学会修心,该坦然时坦然,该镇定时镇定,淡泊一些,就算一败涂地又有什么关系,我们依然拥有美好的将来。

人要学会时刻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因暂时的失败而沮丧,要拿出从头再来的气势。

有些时候人们遭遇的如意失意是不可预知的,这与开悟完全不可预约的特点是如出一辙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可以预防失意的情形,当失意到来时先应稳住心态,切忌慌乱恐惧,由观心开始安静思考,不为失意之事所影响也就不是难事了。

淡泊是一种微妙的心境,不是刻意求来的,在我们漫不经心的时候,内心的清净境界自然就出现了。最好是不要太执著压制自己的心情,当不良情绪到来时要纾解出去,因为疏好于堵,当你学会了纾解之道,淡泊的感觉就慢慢有了。

不管当下的心态是好或不好,念头若是出现了你不要特意压制它,更不要追逐它,否则便是妄上加妄。泰然平淡的境界有可能转念之间就失去了,所以极不容易积累,有时越想抓住偏偏越抓不住,所以我们不应当急于求成。

人不应当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若是常常听不进别人的话,处处自我,不如意的心态会变本加厉。在我们面对他人劝诫或意见时,要尝试认真倾听,细心思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