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向北窗的省思 2

迎向诗意的逆光 作者:赵月斌


理解利敏的诗,或应先去理解她所居住的小城。利敏不止一次写出她对这个城市的喜欢和留恋,称之为“我的小城”、“永恒的唯一”、“永恒的城市”。她说:“小城在我的人生际遇中不再仅仅是作为一种背景而存在,它和我的一切息息相关,我的欢乐和忧伤已经渗透在它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季节的更迭。”“在这平静的岁月里在这微小的城市里一样有爱恨纠结的故事改变着人和人的命运,一样有让人不忍回首的东西留在了这样的星空之下、浮尘之中。”(臧利敏:《我的城市》)这两句话,基本可以为她的诗作导语,小城塑造并见证了她的生活,也为她的诗歌提供了生动的背景。虽然利敏几乎从未正面地以小城入诗,但是在她的诗中,小城却是最重要的存在,它时隐时现,“不需要说出”,“不需要懂得”,只因承载了无边的忧伤和无尽的温暖,才让诗人情愿为它虚度一生的光阴。《一座高楼投下了一片阴影》、《小广场》、《十字路口的警察》、《街头》,单看这几首诗的题目,就镶嵌着小城特有的标记,看到这些标记,大凡有过小城生活经验的人,应该都能想象出近乎雷同的画面。但是利敏诗里的高楼广场则激活了我们的印象:她看到了高楼的阴影,更看到阴影中“独自前行的人”;她到小广场仰望夜空,一边幽怀幽思,一边“接住满怀的星光”……她的小城从不浓妆艳抹,只是轻描淡写——她的小城充满了淡然与安宁,只因那些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那些平淡无奇的鸡毛蒜皮,“都被它包容在怀里”。不过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市,为何却被利敏一点一滴化成了诗?如果非要寻找缘由,我想就当归结为诗人的“本分”——诗人的本分,却是长在骨子里的不安分,是对现实的苛求与超拔,是梦中的“涂鸦”或醒着的“呓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