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作者:徐泓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一

整理陈虻资料,看到几段描述他第一次去《生活空间》栏目组亮相的文字,写得生动,仿佛一组镜头闪过:

1993年7月14日上午,32岁的陈虻走进一间简陋的办公室。

白色的圆领T恤、浅米色的西装长裤。小平头,儒雅、俊秀。

他被介绍给大家:这是《生活空间》的第三任制片人。

那时,《东方时空》开播刚两个月,喷薄欲出的劲头势不可挡。但定位为服务性栏目的《生活空间》却有点找不着北。陈虻来的当天,一档教人做西瓜盅的节目正在忙着编后期。节目的编导告诉陈虻:之前我还教人熬过粥。

也就是在这一天,陈虻提出:

《生活空间》还是要做服务,但要服务于人们的精神需求。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年轻人还说:

我没有三把火,但有两个想法:第一,通过我们的栏目,要填补中国电视的空白;第二,要推动中国的新闻改革。

言简意赅,深思熟虑、韬略在胸。显然,陈虻是有备而来的。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央视工作了8年。上述表态,应该与陈虻这8年的经历、思考和准备密不可分。

对陈虻以往的经历,我们还怀着另一份好奇:他是一个工科学生,在新闻、广电科班出身、强手如林的中央电视台,他又是怎样脱颖而出的?

我们手头的材料,他的讲课录音,媒体对他的采访记录,还有网上网下能收集到的关于他的纪念文字,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陈虻担任《生活空间》制片人以后的。因此,只能从碎片化的信息里,寻找线索,钩沉1985年至1993年陈虻的一些小故事,形成《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的开篇。

本篇博文的关键词:生命激情、思维方式、过程与结果、现在与未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