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伯远帖 4

国器之和田血玉 作者:浮生轻尘


“故老相传的话,是如此没错。钧窑因为其烧制技术难,用料讲究,宋代停烧之后,无论是金元,还是朱明都没能完整仿制出一摸一样的钧窑。所以也才有传后世无真品。可是这种情况,到了清代就不一样了。”

“此话何意?”

“大老板可知瓷王唐英?”

“那是知道。”

“唐英一生服侍雍正,乾隆两位皇帝。偏偏这两个皇帝又都是酷爱瓷器的,这也只能让唐英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以求烧制出更加精美和更加罕见的瓷器,以讨两位皇帝的欢心。可是就是钧窑,唐英花了十几年的功夫潜心研究,却从没有烧制成一件和原钧窑一样的瓷器。随着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其他四种窑口的瓷器相继仿烧成功,唐英也就越来越被钧瓷折腾得寝食不安。雍正七年的时候,唐英派好友吴尧甫前去河南钧窑窑址附近实地考察,以期望能找到钧窑瓷器颜色如此绚烂的秘方。”

“找到了?”朱大老板迫不及待的问。

“呵呵,也得亏上天保佑。吴尧甫在河南钧州一连多少天的明察暗访,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心灰意冷的他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却有一天在山路上,因为路遇大雨,躲雨之时落入了路边的一个洞窟之中。因祸得福的是,竟然找到了宋代的一个老窑工藏于此处的钧瓷密料和烧制方法。得闻喜讯的唐英立刻和吴尧甫一起进京,将此事告知雍正。大喜之下的雍正立刻将密料收归皇家,每次唐英仿制钧瓷的时候才拨给定量的密料使用,很多次都是精确到两,可见密料的珍贵。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密料,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烧制,唐英终于仿制出了如宋代本窑颜色一般绚烂的钧瓷瓷器。”

“没想到这里面居然藏着这么曲折复杂的故事?可是,这钧瓷和伯远帖又有什么关系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