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机缘巧合老同志说事(9)

把兄弟 作者:王兆军


申凤坤进城扎纸草卖灯笼发了财,这事让田家祥大感意外。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二妮居然一夜之间从大苇塘村消失,全家搬到城里去了,而且是跟从申凤坤一起做灯笼!两件事合起来,让田家祥感到无限怅惘——太出乎意料了——对手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犹如战场上出现了异常。

田家祥决定亲自到城里看一看,顺便找吕锋商量商量。那天一大早,他就骑车进了城,先到大棚底市场,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坐了看景。

他的背后是个卖花布的摊位,卖布的操一口南方口音,手里舞着长长的米尺和各色各样的布料,脖子上挂着装钱的袋子。田家祥发现,那蛮子给人找钱时,总要从兜里掏出一片东西,连零钱一起递给顾客。有些顾客剥了皮当即放在嘴里,有些则反复看了,很宝贝地装进衣兜。那些围在花布摊子前的女人个个争先恐后,不怎么讲价就慷慨解囊,生怕买不上似的。

从布摊子向大棚那边看过去,申凤坤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一根长长的竿子上,一字儿排列着,在轻风中炫示着强烈的大红色。市场里人声鼎沸,买的卖的都在享受物欲的快感。田家祥不由得感叹:去年这里还是一片绿油油的麦地,千年不变的田野怎么突然长出这么个怪物!

卖花布的闲了下来,主动给田家祥递了一支烟,两人便寒暄起来。那人说他是温州人,叫贾文化。田家祥说:你的这个姓,也好也不好。贾文化问:此话怎讲?田家祥说:好呢,“西”下边藏着个“贝”,意思不错;不好呢,不论你起多好的名字,加上这个姓,便都成了假的。我看,你还不如叫贾文盲呢。贾文化说:同志您真会开玩笑。我告诉你,“贾”这个字,也念贾,古人称呼商人为贾,所以我这个姓最是适合经商。田家祥说:既然你擅长经商,我问你一个事,你在这里一天能挣多少钱?

贾文化看看他,学了当地人的习惯,说:仅供嘴儿。田家祥一听,就知这小子来此地不是一日两日了,便问刚才给顾客的小片片是什么东西?贾文化扭捏了几下腰,伸手从兜里掏出一片,递给田家祥。田家祥剥开看了,白色,闻一闻,有薄荷味儿,便放进了嘴里。贾文化问爽口吧?田家祥点了点头。贾文化说:这玩意儿叫口香糖,提神去口气的。比如说你刚吃了大蒜,两口子要亲个嘴什么的,先嚼上一片,一股子清气。田家祥就笑:买布的人不是你老婆,干吗要给她们?贾文化说:她们用了,就会记得我这个摊子,增加回头客嘛。田家祥说:南蛮子都是生意精,尤其懂得哄女人。

田家祥瞥了一眼市场,笑吟吟地说:老贾我问你,像我这种人,若是想做生意,弄点什么营生好呢?老贾想了想,说:这做生意嘛,第一要看风水大势,第二要看个人命相,第三要看是否精明。田家祥问:什么叫风水大势?贾文化说:简单说吧,如今的中国,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大势好。什么叫做卖方市场呢?就是求大于供。多少年了,商品缺少,老百姓没有钱,很多东西需要置办,可是既没有钱也没有东西,什么都要票证,消费方面藏了一个大窟窿。所以,现在是有什么卖什么,有多少卖多少,只有做不出来之说,没有做出来卖不了之说。卖方市场就像个无底洞。如果你的货稍微新奇一点,绝对弄不上卖的,价格几乎随你说。我卖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国营大服装厂和印染厂的下脚料,我是按吨买的,在这里按尺卖。你说,能不赚钱吗?

大棚底的热闹景象,贾文化的一席话,给田家祥很大的冲击,市场让这个一心想着土地和村庄的基层政治家心神不宁、惶惑不已。越过人头攒动微尘飞扬的市场,他远远地看见了那张俊俏的脸。她忙碌着,不时地挑下一只灯笼,申凤坤在那里忙着收钱找钱。二妮那妩媚的脸上再也没有往日的凄苦与哀婉,再没有堆积的忧虑和疲惫——美丽的鸟儿飞了,一下子飞到他管不着的地方,奈何奈何奈若何!

田家祥感到无限的失落。

他要自己尽快想出个办法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