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邪恶分歧

1938中国大营救 作者:张勇


潜入法国埃维昂的勃兰登堡分队刺探到了比报纸报道得更多的关于埃维昂会议的情报。他们已经知道,在会下,美国和英国达成了协定:英国允诺将不提美国移民入境限额未满的事实,而美国也避免提及巴勒斯坦作为一个可能的难民目的地。因此才有会上的美国以移民名额已满为由拒绝接收犹太难民,英国也以迫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压力、不能够接收犹太人前往英控巴勒斯坦为由拒绝接收犹太难民。既然英美等大国都只空喊而不伸出援手,其他国家更只是做“壁上观”了!

勃兰登堡分队是在德国军事情报局局长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领导下成立的,是隶属于德国军事谍报局二处的特种部队。队员至少会说一种外语,有的甚至会说好几国的语言。像法国支队长腓烈特·蒂姆的法语就非常熟练。

腓烈特·蒂姆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一情报报告给了卡纳里斯,德国元首希特勒和“盖世太保”首脑希姆莱很快也就知道了。

虽然美国代表梅隆·泰勒突破来自于英国和拉美国家两方面的障碍,从而最终建立起政府间难民事务委员会,但由于大部分西方国家不愿意接受犹太难民,会议未能取得多少实质性进展。这次会议甚至未能通过一份谴责德国虐待犹太人的决议,这一事实反而被纳粹加以利用,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开动宣传机器,广泛宣传。行动的缺乏进一步鼓励了希特勒,使他确信没有一个国家在道义上坚定地反对纳粹对欧洲犹太人进行攻击。于是,他指示希姆莱和卡纳里斯秘密磋商,如何利用这一局势,打击犹太人。

没有想到的是,德国军事情报局局长、海军少将卡纳里斯(后升任海军上将)与已升任德国警察总监、盖世太保首脑和党卫队帝国长官,具体组织实施法西斯恐怖统治的希姆莱是明和暗不和,并且表现出了“两面性”。虽然他是利用自己掌握的要害情报、帮助希特勒爬上德国总理宝座的“有功之臣”,但是,他却对希特勒的“战争”和“屠犹”的一个目的和两个目标或者手段的疯狂准备有自己的“保留看法”。此刻,远在萨尔斯堡的希特勒正在“登鼻子上脸”,积极准备将“绿色方案”(即进一步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争计划)付诸实施。而英法是对保护捷克有所承诺和负有义务的(至少表面上)。

就在1938年的7月19日,也就是“埃维昂会议”(7月6日~7月15日)召开后的第四天,卡纳里斯的思想甚至影响到了贝克将军,贝克面陈刚刚当上陆军总参谋长不久的勃劳希契,提出防止战争、取消党卫队的优势。卡纳里斯甚至决心堵死希特勒在德国军备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悍然发动战争的道路,他突然像患了精神分裂症似的再也摆脱不了这一决心,坚信自己既是希特勒征服战的倡导者,同时又是劝阻者。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进而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可能成为引发大规模战争的导火索,这样的战争,在卡纳里斯看起来,就是“德国人完蛋”的同义词,就是帝国末日和数代德国人在痛苦中以巨大牺牲所换来的一切即将付之东流的同义词。他在“拥护元首,反对战争”的思想的影响下,痛苦地预感到,创造伟大的德意志帝国的人必然也是毁灭这个帝国的人!

在他的授意和影响下,他的下属威廉·比克等与希姆莱的下属海因茨等在一次预备会上,针对犹太人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各自抛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此时的德国,已经完成了从法律上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正准备大规模“驱逐”犹太人,即将犹太人从德国和德国已经占领的奥地利和捷克的苏台德等德语系的国家与地区驱赶出去(还未到“最终解决方案”即从肉体上全部灭绝的阶段)。

希姆莱的下属海因茨按照希姆莱的一贯思想,提出“肉体解决”,但卡纳里斯的下属威廉·比克等以时机并不成熟、难以实施为由,提出“驱逐加精神控制”的办法,就是在驱逐犹太人的同时,设法找到犹太人视为信仰源泉和精神支柱的犹太典籍,如“圣经古卷”等,并搜罗诸如犹太人举行宗教仪式用的“银质响器”等。

会议不欢而散,虽然外界不知,但纳粹中高层却表现出他们在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并非是铁板一块。虽然他们当时还都表示效忠元首希特勒,并将打击犹太人作为“基本国策”,但是,在具体的步骤和手段、方法上,却不尽相同,不管是为了争权夺利,还是为了更好地效忠、表功。就是在党卫队内部,希特勒杀死了原冲锋队的头目恩斯特·罗姆之后,一部分冲锋队队员归于希姆莱麾下,但仍有一些人对希姆莱心存不满,也对他一直试图对犹太人采取更加强硬措施的设想不积极实施,同时,他手下的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与卡纳里斯的军事情报局等秘密组织和情报机构的争权夺利的“密战”与“暗战”也更其隐秘和激烈。

为了配合希特勒“争取生存空间”的进一步发动战争的阴谋,并寻找发动战争的理由,戈培尔开动宣传机器,希姆莱利用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叫嚣净化雅利安种族和民族种群,将犹太人从德国甚至欧洲驱逐出去。他们的第一步目标,就是将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驱逐出去。

不滚蛋就进集中营!

在德国占领奥地利之初,西方各大国采取“缄默”的绥靖态度,只有苏联、中国、墨西哥等少数几个国家反对抗议与谴责!现在,纳粹德国又搅动起驱逐犹太人的洪流,任可和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接到外交部的“训令”, 对犹太人请求签证入境者,条件宽厚,不予拒绝。行政院长孔祥熙并进一步公开对犹太人的遭遇表示同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