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现代化的起步(5)

李鸿章:潜龙在渊 作者:叶曙明


同治元年(1862)秋天,经过升级改造,淮军的鸟枪队已大部分成为洋枪队,刀矛队、抬枪队也逐步洋枪化,同时每哨添设两队劈山炮。改制后的淮军,每一营营官亲兵由两队劈山炮和四队洋枪队组成,前后左右四哨每哨由两队劈山炮和六队洋枪队组成。每营有劈山炮十队四十尊,洋枪二十八队计三百二十八杆。同治二年(1863)正月,淮军第一支炮兵成立,由两百名炮兵组成,归春字营统领。这支炮兵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支近代化炮兵部队。以后几年,李鸿章便把淮军的装备全部现代化,劈山炮和刀矛逐年减少,最后全部淘汰。

同治二年(1863)三月十七日,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

西洋炸炮,重者有数万数千斤,轻者数百数十斤,战守攻具,天下无敌。鸿章现雇洋人数名,分给各营教习。又募外国匠人,由香港购办造炮器具,丁雨生(丁日昌,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广东丰顺人,原为曾国藩幕僚,同治元年被派往广东督办厘务和火器)即来监工。又托法英提督,各代购大炮数尊,自本国寄来,大约今年底可渐集事。每思外国兵丁口粮贵而人数少,至多以一万为率,即当大敌。中国用兵,多至数倍,而经年积岁不收功效,实由于枪炮窳滥。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俄罗斯、日本从前不知炮法,国日以弱,自其国之君臣卑礼下人,求得英法秘巧,枪炮轮船,渐能制用,遂与英法相为雄长。中土若于此加意,百年之后,长可自立,仍祈师门一倡率之。

这封信函,堪称中国“自强运动”的早期宣言。李鸿章谈及俄罗斯、日本的一段,更代表了他对洋务与自强的朦胧认识。

然而,曾国藩对采用洋枪、洋炮,颇不以为然。他在一封信中写道:“鄙意攻守之要,在人而不在兵,每戒舍弟不必多用洋枪。而少荃到上海,复盛称洋枪之利,舍弟亦难免习俗之见。开以风气,殊非所欲。洋人号令严明,队伍齐整,实不专以火器取胜。此次金陵援贼,洋枪极多,而我军坚持如故,且有开花炸弹打入营中,未伤多人,我以炸弹打入贼营,贼亦不甚慌乱,此事似无必胜之道。”

曾国藩的说法,也不是全无道理,至少他已经意识到,如果没有洋人之法相配合,光靠洋武器,是不能发挥作用的。但他的结论是:宁愿放弃洋武器,也要保持中国传统的练兵方法,也就是湘军传统的治军之法。

李鸿章试图说服曾国藩,让他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了发挥洋枪的作用,应该实行洋法治军,哪怕放弃传统的方法。他在给老师的信中说:“洋枪实为利器,和(春)、张(国梁)营中虽有此物,而未操练队伍,故不中用。敝军现择能战之将,其小枪队悉改为洋枪队,逐日操练,洗刷子路,有较抬炮更远者。程学启三营中,并改出洋枪队一营(每哨添劈山炮二队),临阵时一营可抵两营之用。惟月需洋火洋药皮纸甚夥。沅丈(曾国荃)处似宜多添,即春霆(鲍超)、凯章(张运兰)各营,亦宜操用,有便船至皖,鸿章仍须附解若干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