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套平原 第一章4(2)

河套平原 作者:向春


苗麻钱到后套盯的是渠,他到义和隆来盯的是王义和。山西人王义和清朝末年到大后套走西口,创造了巨大的家业。他精通水利灌溉,对引水造闸独具匠心。他独创了五大干渠,与他人合开了三大干渠,他一生在后套开挖的干支渠加起来四千多里,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河套灌区。在他全盛时期,垦殖荒地两万多顷,耕种熟地八千多顷,他组织了二十多个公中 ( 河套地商或地主管理土地和水利的机构 ),七十多个牛犋,雇用长短工千余人,为他种地的佃户几万人。每年收粮七千多万斤,收租银子二十万两。牛羊成圈骡马成群,是河套地区最大的地商。在麻钱看来,王义和是世界上最大的财主了。晚上收工后麻钱就躺在大炕上想,后套这么大,从哪里开始发家呢?其实刚到河套的时候他已经找到了王家,他想在王义和门下学习开渠定线的本领。可是看着王家朱门下的石狮子他迟疑了。自己有啥过人的长处呢?王义和凭啥收他做徒弟呢?于是他离开,他穿上娘给他背的十双实纳帮子鞋开始徒步丈量大后套。他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不停地做工不停地观察渠道。他已经发现,大后套西南高东北低,大部分的渠道都是黄河口引水自南向北注入五加河。渠道很多但只能各管一段。偌大的后套没有一条自西南向东北的渠道,就是说没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横贯整个后套的大干渠。后套的水利没有统一的设计和规划,如果有东西横贯的干渠,现有的几大干渠就不是孤立的了,相互之间在水量上可以互相调剂相互周转,那河套的水就活起来了,在河套的土地上相当于多了一个黄河,可想工程量有多大吧。

麻钱咽下了最后一口油糕站起来,决定跟在老人后面走。老人用的是四条腿,麻钱用的是两条腿,麻钱跑得大汗淋漓。

天亮时这个老人发现了麻钱,他掉过马头,对气喘吁吁的麻钱说,你是谁,跟着我干什么?

麻钱底气十足地喊道:我叫苗麻钱,我想修一条大干渠。

老人仰天哈哈大笑说,好小子,跟我当年一样有志气。水是世界上最变幻无常的东西,要想征服它,就要知道它在不同地势地貌下不同的脾性,要有悟性,但主要还是经验。你知道大后套水的脾气吗?

我知道,对大后套的水要软硬兼施。

哦?老人摸了一把胡子。

苗麻钱继续说,我把后套转了三遍,跑烂了十双实纳帮子鞋。我一闭上眼睛,整个河套就在我眼前。

哦? 老人又摸了一把胡子, 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巾撂给麻钱说, 把眼睛蒙上, 上马。

麻钱麻利地上了马,蒙了眼睛。

老人挥动了马鞭说,抱紧我的腰,驾。

麻钱从背后抱紧老人。他的身体很瘦,一个大财主竟然这么瘦。但他的心跳得很结实。麻钱想起了他的父亲,自从懂事以后,他就再没有这么近地贴过他的父亲。他的心呼的一下热了。他从后面覆盖着老人,胯下的马飞起来,真是一匹良马呀。听说王家的老闺女会驯马,会把四只马蹄驯成四只翅膀——

这个季节刮的是北风,顶着风跑了一顿饭的工夫,马停下来。麻钱摘下手巾时,已经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

麻钱揉搓了眼睛,适应了光线,他才看清了老人的长相。老人一只眼睛亮晶晶的,另一只眼睛打着瞌睡。有人说他是独眼龙,其实那只眼睛并不瞎,只是不轻易睁开。他的脸很黑,黑得油亮。老人说,你看我做甚,给我说,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地形?

麻钱的眼睛还在老人的脸上,他说,这是旧河道风蚀洼地,夹在冲积平原和狼山高地之间。过去黄河走北线,这一段是北线的中间地带。黄河改道南线后,这里因地势低洼,加上雨涝狼山泄洪,弃耕多年后变成了盐碱地和沼泽湿地——

老人的手放在麻钱的肩膀上拍了拍,说,上马,回老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