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套平原 第五章3(3)

河套平原 作者:向春


杨板凳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气势,把刘知事给唬住了。

刘知事像一只棺材瓤子重新跌进水曲柳椅子里,还把搓板一样的小腰直了直说,有什么公事你就说吧。

板凳不紧不慢地说,第一,我们后套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人们广种薄收,追肥压肥的意识不强。人们做饭烧火填炕多用柴草和牛马粪便,这就大量地失去肥源,眼下紧要的问题是要向大家灌输提高土地肥力的意识,每家每地都要有化粪池。用红柳和蒲苇代替做饭燃料,炕洞灰也是极好的肥料。第二,后套的耕种过于粗放,土地连片,不打堰分田,没有毛斗支渠,灌溉期深浇满灌,高地吃水不足,洼地水多渍化,土地盐碱化越来越严重,土壤在逐步恶化。第三,要在田间套种绿肥,比如草苜蓿、苦豆子——

刘知事听板凳讲得有道理,开始频频点头。没想到从河曲来的这哥俩还各有各的一套。他瞟了一眼王也天,发现王也天的脸拉得牛鼻子鞋那么长。

最后板凳说,俗话说三年学个生意人,一辈子学不了个庄稼人,知事应该考虑设立一个研究庄稼学问的机构,教后套人怎么种地。

王也天说,狗屁,后套人种了一辈子地还不知道怎么种地,用你个山西娃子教我们如何种地,把你的狗眼长到屁眼子上去了吗?

板凳悻悻地往家走,他心里骂着王也天,恨不得挑出一句刀子一样锋利的话,把他一下子捅死。走到义和桥下他的气消了一半,他心想,你王也天手里有枪,可我杨板凳手里有锄头,我非得要用手里的锄头砸烂姓王的狗头。我还不到三十岁,可你已经黄土埋掉了大半截,我不信我斗不过你。兆河渠的上游早晚会回到我板凳手里。这么一想板凳的脚步轻了。他要路过看看杨秀才,杨秀才肚子里有学问,又是王家的对头,他应该和他聊一聊。走到杨秀才经常摆字摊的地方,没有杨秀才的影子,旁边的测字先生说,杨秀才早到公立学堂当先生了。

板凳早听夫人说县里开了公立学堂,不像私塾里只背千家诗百家姓四书五经,把孩子们教得一个个摇头晃脑,像歪嘴骡子嚼蔓菁。公立学堂开国文课,还有算学、修身、常识。出于好奇,顺着测字先生指的方向,他就踅进桥北的公立学堂院子里。果然他看到杨先生正在背着手走来走去说着什么。板凳蹲在窗子下面,卷了一袋烟,他想听听公学里的先生怎么讲课。

他听到杨先生说,我们人类住在地球上面,地球是圆的。地球每年绕着太阳转一圈,有了四季。地球每天自转一圈有了白天和黑夜——

板凳惊得张大了嘴,他有点头晕,身子不由自主地晃了起来。他无论如何不能相信,我们人住在一个有山有水的球体上。他想不通他没听说过。他突然想起了麻钱,麻钱走得那么远,他是不是走在了这个球体的背面?

下课了,学生们跑出来。杨先生踱着八字步走出来。板凳突然想起个主意,让杨先生发动学生宣传他的以肥养地法不好吗?于是他迎上去,说,当家的先生,我有事相求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