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产阶级的投机天性 2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作者:刘仰


由于股市多少都与实体经济挂钩,投机炒作还是要受到制约,于是,现代经济针对中产阶级酷爱投机、炒作的心理,发明出一系列的炒作对象。在金融体系之外,以收藏为名的投机炒作对象数不胜数。收藏品的价值是非常模糊的,因而比股票更容易成为投机炒作的对象。这类投机炒作大致可以称为实物投机,它的模式从400年前的郁金香开始,至今没有多少变化:只要有下一个出价更高的人,前面的人就都是赚钱的。只要没有下一个出价更高的买家,最后一个倒霉蛋,便养活了前面所有的投机者。谁都不想成为最后一个,但总是要有人成为最后一个。

很多不快乐都来自膨胀的欲望,这在各种各样的投机活动中,也得到体现。现代商业还有一个巨大的领域,就是艺术品、古董、收藏品市场。一幅画的真正价值,心理成分占据的比例很大,古董也一样。在过去,这只是社会上极少数人把玩的,以心理满足为主。而在商品时代的平民社会中,这个市场急遽扩大,原因就在于大量中产阶级进入这个投机领域。它的生命力本质上一是“占有欲”,二是“发财欲”。前者与“心理满足”还有一点关系,但已经畸形到变态,恨不能通通占有。因此,我所说的“欲望经济”在这个最大的投机领域得到充分体现:这个庞大市场存在的基础,就是因为人们被激发的欲望。

平民时代,中产阶级中的很多人对一幅画、一个古董的真正价值是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评价的,大多是人云亦云,这也造成舆论所导引的投机方向。但即便如此,艺术品、古董的数量毕竟有限,为了在中产阶级的投机欲望中创造商业机会,现代商品社会又发展出邮票之类“限量发售”的“收藏商品”。它们的确也有实际价值,但是,它们的市场价格与实际价值往往相差巨大。有些“收藏商品”甚至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也没有任何“心理满足”的可能,只有一个单纯的功能:未来升值。当中产阶级因为缺乏主见,被商业社会激发出无尽的欲望,投机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却往往是不快乐。他们的生活状态与吸毒、赌博等上瘾的活动类似,都已到了难以自拔的地步。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吸毒、赌博中也有快乐存在,但在艺术品、古董、收藏品等投机市场,像马未都那样的毕竟是少数。更多人的快乐,可能只能被王刚砸碎。我见过一些高价位买了收藏品的人,砸在手里卖不出去,还得装开心。

时间也参与了投机的等待,现代商品社会必然通货膨胀的制度设计,使得“最后一个”似乎源源不断地出现,使得所有投身炒作的人,都不相信有朝一日“最后一个”不会再出现了。当经济增长时,当通货膨胀总是或明或暗地出现时,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人们似乎永远不用担心找不到下一个买家,因为,前一个建立在通货膨胀基础上的“发财”都是清晰可见的。即便在此过程中,总会有人忍痛割肉,在没有高价位买家的情况下亏本抛售,结果总是像一轮轮的经济危机一样,让新一轮投机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再次开始。但没有人相信下一个忍痛割肉的人会是自己。

传销、“老鼠会”是这种投机的变种,它等待的不是最后一个傻瓜,而是无数的下一个傻瓜。这种实物投机似乎应验了一个规律:越早进入投机队伍的,越容易赚钱,倒霉的都是后来者。于是,蜂拥而入的现象,争先恐后的现象,成为中产阶级投机炒作的典型方式,生怕自己晚了,因为一旦晚了,就完了。投机的生命力就在于,谁都不认为自己是晚了,谁都相信,一定有比自己更晚的人。事实上,大批新生中产阶级的无知和被刺激而生的无尽的欲望,的确使得这种现象成为真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