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2)

阴阳树 作者:格日勒图


据传,正当在生活上春风得意,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时候,号称人杰的那尔苏贝勒,为了维护家族的完整,保护妻儿的平安,跟随父亲伯彦讷谟祜亲王,眼含泪水,心情沉重地从遥远的京城出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路奔波,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朝着北方不停地飞。最后,飞落到这里,了却了一生,于是就把他安葬在这里。那尔苏贝勒去世后,当朝垂帘听政的西太后悲痛无比,特派专使前来吊唁。还专门从国库拨出大量黄金白银,大兴土木,修建陵园,以亲王的规格,重新进行了安葬。由此,当地人将那陵园称为“孝节陵”或“孝子陵”,蒙古语称“高勒其雅莫”,即孝节陵之意。

单说孝节陵当时的情景。整个陵园坐落在苍松翠柏之中,方圆一千五百多亩,三面环岗,南向开阔,一眼看去,就是个风水宝地。陵园正门,雄伟壮观,陵门两侧摆放着两尊巨大石狮,给陵园平添了几分威严,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走进陵园,迎面是三间正殿。正殿两侧,各六间偏殿。所有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正殿走去,便是三间祭殿。祭殿后面是半环状土台,台前就是陵墓。墓前矗立着一座雪白的汉白玉墓碑,上书“诚慎亲王那尔苏之墓”。陵园围墙全部由青砖砌成,白灰抹面,涂赭红色;墙头由三角形莲花纹瓦滴水,圆状兽面瓦覆盖。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有四姓八户人家专职看守陵园,并且每年举行三次大祭,每月两次小祭。每到祭日,僧侣云集,诵经作法,求安祈福。现如今,王陵往昔的壮观早已灰飞烟灭,消失殆尽,除了这棵古榆依然孤零零地挺立在那里,其余皆成残砖碎瓦,一片狼藉。

那么,作为国母太后,为什么将一个名不见经传、对朝廷没有多大贡献的普通贝勒,以亲王的规格厚葬呢?故事也正是从这里说起。看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了解慈禧太后与那尔苏贝勒珠联璧合、情同手足的情感渊源,那你就不必惜时浅尝辄止,要耐心地读下去。此书虽然对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毫无用处,但可以拨动你的心弦,愉悦你的耳目。只要能让你由此及彼地联想一些事,笔者也就算没有枉费心机、徒劳身心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