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9)

胡乔木传 作者:胡乔木传记编写组


于是,周扬、夏衍同胡乔木等人为解散文总和左翼各联盟做工作。其间,带有关键性的左联的解散没有处理好,没有按鲁迅的意见发解散左联的宣言,也没有把以周扬为书记的文委关于文总发解散宣言、左联不单独发解散宣言的考虑再同鲁迅商量,以至引起鲁迅极大的不满,认为左联这样销声匿迹,形同“溃退”。

1936年1月,文总在上海各大报上发表了一个解散的宣言。这个宣言是胡乔木起草的。总的说来,在左翼文化运动的策略转变过程中,胡乔木跟上形势,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不过,他对左联解散未发宣言、未再向鲁迅报告这件事,深以为憾,直到晚年还经常提起。

江苏省临委的成立及其后的工作

文总解散还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散后对各左翼联盟中的党员怎么进行组织领导。通过1935年至1936年的工作,这时文委、文总系统有党员一百多人。这样,在1935年底准备发表文总解散宣言的时候,胡乔木等就酝酿成立中共江苏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江苏省临委)。

当时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组织共青团、工会、武卫会和特科等几个系统,都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独立开展工作。胡乔木等酝酿成立江苏省临委时,设想使它成为统一领导当时上海各系统党员的组织,但实际商谈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问题时大家意见不一,没有成功。

文总同共青团、武卫会等既无法统一组织领导,文总党团成员不得不独立成立江苏省临委。得到原党中央留在上海负责通信联络工作的王学文同意,江苏省临委在1936年2月成立。书记为邓洁,委员是胡乔木、王翰(原社联)、王新元(原左联)、丁华(原教联)。重要事情都由邓洁、胡乔木、王翰商定。

1936年4月下旬,冯雪峰受党中央派遣到达上海。冯即同临委接上关系,并领导临委。1936年9、10月间,丁华、邓洁先后被捕。1937年初,在冯雪峰领导下重建临委,李凡夫任书记,胡乔木为委员,分管救国会工作,委员还有王翰、徐雪寒。1937年5月,胡乔木、李凡夫赴延安,临委也就解散了。

临委成立以后,面临的任务就是推动正在掀起的救国会运动。临委通过在全国各界救国会中的党团(书记为钱俊瑞),通过各系统中的组织和党、团员及积极分子发挥作用。上海先后成立了国难教育社、文化界救国会、职业界救国会、妇女界救国会、学生界救国会、工人救国会等组织,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上层爱国民主人士中,文化界的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李公朴,职业界的沙千里,妇女界的史良,教育界的陶行知、王造时等,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袖人物。

负责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认为,上海地方大,又有租界,便于掩护,也便于联系华中、华南,上海的救亡运动推动了全国规模的各阶层广泛参加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形成。他主张把全国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设在上海,并要求把党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旗帜打出去。

胡乔木这时承担的任务是筹建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并指导它开展工作。

参加全国学联筹备工作的代表,除上海本地外,主要来自北平,还有来自山东、武汉、天津、南京等地的。北平、天津的学生都是由北方局负责人之一林枫直接介绍来上海的。

北平最早来上海的是韦毓梅等三人。他们是第一批,在“一二?九”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到了上海。韦毓梅同胡乔木是老乡。她原来是复旦大学学生,被开除后转到清华大学。她在复旦的同学、社联的程天赋与方铭熟悉,通过方铭,韦毓梅等跟胡乔木联系上了。

第二批是刘江陵(松云)、陆璀和董毓华(后用名李家栋)。他们带了林枫亲笔写给胡乔木的介绍信。刘江陵是北大经济系学生,1931年胡乔木在北平遭敌人通缉时,就帮助过胡乔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