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1)

胡乔木传 作者:胡乔木传记编写组


参与编辑《毛泽东选集》

因发表胡乔木驳斥艾奇逊造谣的谈话而引起的不快,当然不会影响中苏之间的友谊。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在签订上述条约和协定的当天,新华社发表了题为《中苏友好合作的新时代》的社论,2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

在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由于斯大林对毛泽东著作的重视和关切而把《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出版进一步提上了日程。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赢得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自然还要依靠毛泽东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新中国成立后,编集毛泽东著作,出版《毛泽东选集》,便提上了日程。这件大事,中共领导人想到了,联共和斯大林也想到了。在毛泽东访苏期间,斯大林向毛泽东谈起此事。他说,他们想得到毛泽东的著作目录,以便翻译成俄文。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世界人们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吸收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毛泽东回答说,他正在审读自己的著作,因为这些著作是由各地方出版社出版的,有很多错误和歪曲之处。他计划到1950年初审完毕。毛泽东提出,苏联在编辑经典著作方面是有丰富经验的,能否指派一位颇有造诣的同志到中国来。斯大林当场答应可以派尤金去。斯大林向毛泽东介绍,这个人你们可能不熟悉,他有理论修养。斯大林还很客气地征求毛泽东的意见:“你看合适不合适?”毛泽东爽朗一笑,表示欢迎。

1950年3月4日,毛泽东回到北京。4月间,即向斯大林发去电报,正式邀请尤金来华帮助编辑《毛泽东选集》。5月,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斯大林要把毛泽东的著作译成俄文的提议。大家一致赞同,都认为这是迫切需要做的事。会议作出决定,立即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编辑委员会(不久改称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作为中共中央统一部署的大事,这是第一次。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秘书,自始至终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另外两位秘书陈伯达、田家英。

胡乔木在1941年至1943年间,参加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几部大型文献集的编辑工作,这几部文献集中收入不少毛泽东的文章、讲话和文告,这给《毛泽东选集》的编纂工作提供了便利。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在革命根据地或解放区,还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过各种各样的毛泽东著作集。这些集子是编辑《毛泽东选集》的基础,胡乔木他们尽量广泛搜集。

在《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开始时,胡乔木与陈伯达、田家英有分工。陈伯达主要负责编选文稿。田家英主要负责文章注释,包括外文翻译方面的组织工作。胡乔木则主要着重于文辞修饰,包括语法修辞的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等。当时还组织了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一些工作。例如,涉及古代史的注释主要请范文澜撰写。由于请尤金来帮助编辑《毛泽东选集》,尤金不懂中文,就得把文稿翻译成俄文。这项工作由师哲和苏联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费德林一起做。李立三参加了俄文译文的校阅。

1950年7月,尤金到北京。这时《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大部分篇目,已经毛泽东最后审定,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已由师哲和费德林翻译成俄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