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14)

胡乔木传 作者:胡乔木传记编写组


无论在一九一二年以前和以后,各派的封建统治者都拒绝作任何实质的社会改革。因此,反对封建主义,推翻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就成为中国革命的另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再如: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工人运动——

党在成立以后的两年中间,集中力量领导了工人运动,成立了公开的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且在一九二二年五月在广州召集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从一九二二年一月到一九二三年二月,由于党的有效的活动,全国工人斗争处在很大的高涨中,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有三十多万工人进行了一百多次的罢工。这些罢工都是在共产党员的领导之下进行的,并且绝大多数都得到了完全的胜利,在罢工胜利之后,都组织了在共产党员领导之下的工会。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在迅速的发展中,工人阶级在中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就迅速而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三如:关于八七会议以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党在八月七日的会议上为了挽救革命,曾号召农民进行秋收起义。毛泽东同志在会议之后就到江西西部和湖南东部一带地区领导湖南江西的农民、工人和北伐军各一部举行了起义,在湖南江西边界成立了工农革命军,与敌人作战。此外,党还在中国的中部、南部以及其他地方组织了许多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二月十一日的广州起义。这些起义本身都失败了,但没有完全失败,在起义中所组织起来的武装部队还留下一部分,凡是对于这一部分武装部队实行了正确领导的地方,那里的革命武装斗争就得到了发展。因此,在党的领导之下的革命武装就在几个地方逐步地得到了发展。从此,就开始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些部队,就构成了后来的工农红军即现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初的来源。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关于十年内战的概论、关于蒋介石之所以能够起来抗战的原因及其两面性的分析、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论述等也是刘少奇加写的。刘少奇是亲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领导人。胡乔木则是通晓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的“党内第一支笔杆”。经过第三次修改之后,文稿基本定局,接下来就是送请毛泽东最后定稿和发表了。

对《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以什么名义发表,有一个商议的过程。从前面引用的6月13日刘少奇在手抄稿上的批语来看,他最初“想以党中央宣传部名义发表”。因为此文的作者胡乔木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但胡乔木不赞成,把刘少奇批语上的“党中央宣传部”改为“马列学院”。所以,在铅印稿的封面上,刘少奇6月13日的批语为“想以马列学院名义发表”。不想时任马列学院副院长的陈伯达不赞成。这样,刘少奇在6月17日报送文稿给毛泽东的信中建议“是否可用人民日报或乔木个人名义发表?”信的全文如下:

主席:

乔木此篇经过我的修改之后,印发给各同志看了,并召集各同志讨论了一次,又加了一次修改。请你即加审阅,阅后即退乔木进行翻译,因国内外等着要用。后面还有两段,另次送上。

此篇拟用马列学院名义发表,但伯达不赞成。是否可用人民日报或乔木个人名义发表?请决!

刘少奇

六月十七日

6月17日下午6时,胡乔木看完刘少奇的最后修改稿后,在刘少奇致毛泽东的信末附言:“在少奇同志修改后我又作了几处增加,因少奇同志已休息未送他看。”

毛泽东采纳刘少奇的建议,6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铅印稿封面题下和内文题下都亲笔写上了“胡乔木”的名字。

胡乔木即把稿子送到《人民日报》,报社以最快的速度排出清样。报社要求在6月22日增出一张一次登完。在公开发表前,6月21日,又有四处重要修改。胡乔木向主席请示。希望在当晚12点前答复退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