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史选择了探春 4

红楼是本政治书 作者:洪兵


该数的人我们都数过了,这场经济改革的重任,必然要落到探春的身上。这不仅是曹雪芹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应当说,探春领导贾府的“布拉格之春”,不仅是形势的需要,也是探春自己的需要。为什么说也有探春主观上的原因呢?核心就在于探春的地位——庶出!这是打在探春心中永远的烙印,影响着她一生的命运。

探春与生母赵姨娘的矛盾由来已久,总的背景是探春对自己“庶出”的出身极度不满,主要根源则在于赵姨娘的品性太差。在第二十七回,探春就因为一双鞋跟宝玉诉了一番苦楚,并刻意强调:“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在探春的眼里,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四处招人怨恨,连累自己。探春说她“特昏愦的不像”,已经算是比较客气的了。

俗话说“血浓于水”,一对亲生母女如何走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呢?为了全面认识这对母女的矛盾,我们需要从两人的生活状态中,探求各自的欲望。

先说赵姨娘。她是贾政名正言顺娶来的妾,如果她没有子女,恐怕还能跟周姨娘一样低调。所幸她生了探春,更重要的是生了贾环,为贾府的香火承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遗憾的是,付出与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看看人家王熙凤,没有生出子嗣,还矮自己一辈,却以贾琏正妻的身份,仗着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亲戚关系,到处飞扬跋扈。赵姨娘呢,是高了一辈,是生了贾环,但就因为她是侍妾之身,一切成就骤然归零。两相比较,上哪儿说理去?

社会的不公平,根源就在于机会的不平等。身份,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出身于大富之家,咿呀学语时便可腰缠万贯;出身于贫贱之家,一辈子辛劳却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在赵姨娘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生活境遇可以让一个人在物质上匮乏,却不能抹杀他心中的欲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能够理解赵姨娘心中的那份诉求。虽然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但好歹也是男丁,而探春则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管理人才。赵姨娘认为,自己理应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地位,特别是探春执政以后,赵姨娘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