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引:一本勇于创新的书(1)

先驱者的形象 作者:王富仁


杨占升

鲁迅说过,诗歌小说“以独创为贵”。文学研究、文学评论当然和文学创作不同,但似乎也应该力求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才是。然而要做到这点却很不容易,特别是在一些研究成果较高的领域里,哪怕是再往前跨越一步也是十分困难的。王富仁同志的论文集《先驱者的形象》,其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作者以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在鲁迅的小说、郭沫若的文艺思想、曹禺的剧作这些广为人们钻研、涉猎,并取得累累硕果的领域,能提出一系列不同于前人的新颖见解,表现出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这是很值得人们注意的。

我这样说,作者本人是绝不会同意的。他曾一再表示,不要对他评价过高。对于他的提醒,我也反复考虑过。是的,我们的评价应该力求做到实事求是。为了印证我的评价不是出于个人的偏见,而是反映了不少同志的共同看法,我想适当摘引一些我所看到的有关评论,以供读者思考。

《鲁迅:先驱者的形象》是《走向世界文学》一书中的第一章。乐黛云同志在评该书时说:“本书作者第一次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丰富了世界文学。……书中的许多文章如《鲁迅:先驱者的形象》、《郁达夫:浪漫派?感伤主义?零余者?私小说家?》、《徐志摩:性灵深处的妙悟》、《蒋光慈:暴风雨的歌者》等都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同的独特贡献。”评价的文字很少,但分量却很重。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一文,是他的同名专著的“总论”,先后被选入《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一九八一年鲁迅研究年刊》、《西安地区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文集》等书刊。殷晓颖同志在《鲁迅诞生百周年纪念活动述评》(《鲁迅研究》第七辑)中说:“王富仁作为新人,在八一年连续发表了几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如《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一文,从中俄两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特点出发,说明了两国在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一致性,由此又分析了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在思想内容、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上一系列共同特征。文章的角度和结论,都引人注目。他跟别人合撰的《试论鲁迅对中国短篇小说艺术的革新》,以及他的《鲁迅前期小说与现代派文艺》、《真实地描写人物的社会生活环境》等文,在鲁迅小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也都有一定的突破。”刘纳同志在书评《读〈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中做了非常精当的论述,她指出:“这个研究课题,并不‘新’”,冯雪峰、郭沫若、巴人、陈涌、法捷耶夫、罗果夫……都曾论述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杰出的、优秀的、有识见的、有才能的人们之后,《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的作者,仍然敢于涉足这一领域,而且他决不只是校正、补充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以自己严谨的、郑重的、扎实的研究工作,将这一课题引向了更广大的天地和更深入的层次。”“作者能够统驭与自己研究论题相关联的上下古今的文学现象,他能够将比较的研究放置在浩瀚的艺术领域里,他能够宏观细察、广积薄发。作者将‘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这一论题开展得很充分、很全面,材料的丰富、分析的剔透,为同一论题的研究成果中所仅见。”她还说,作者“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理解和把握文学现象的来龙去脉”,“把文学现象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考察,因而能够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经得起推敲的判断。”赵存茂同志在《鲁迅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五期上也写过书评,给予很高评价,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不引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