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行陌路 新东方主义的迷思

神行陌路 作者:叶锦添


当进入东西方文化的议题时,立即进入我脑海里的两个国家就是日本与美国。这两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亚洲文化的价值观,其本身亦有着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美国把世界推向了当代意识,建立了大众文化的基础。一种可以涵盖所有的未来方向,以政治和经济为主导,慢慢把它所影响的世界体系单一化。全世界由于经济挂钩,逐渐接受了美国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强烈娱乐成分的渲染。这不只发生在亚洲,也波及其母体欧洲。二战后美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甚至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的艺术中心。与此同时,世界的话语中心受到激烈的冲击,西方语系世界既有的观念被一一拆解,产生了后现代社会的情境。最巧妙的就是这种对既有权力中心的分解,却是起源于20世纪的欧洲。当杜尚到达美国,就将这种传统更顺理成章地传入美国。毕加索和马蒂斯的转移,也使得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抽象艺术成为主导,进一步脱离欧洲沉厚的文化累积,而在行为与思想上,更倾向于开放与自由的多样化,并在毕加索的基础上,捧起了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并使其成为美国当代艺术的代表。

回溯美国文化的形成历史,欧洲为其母体,它们或多或少承续了欧洲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强而有力的历史,从埃及,尤其是希腊文化所产生的大量思想与雕塑成就,是一种东方人难以想象的自由与情感的爆发。肉体的开放,人神难分的性格,潜藏在所有古希腊神话故事里。它把“人的意志”与“神”联系在一起,把世界悄然所在的自然人格化,与其浑为一体。经过中世纪的沉淀,在14世纪的佛罗伦萨又发生了文艺复兴。此时,人的意志被重新提起,人们对世界萌生了新的视野,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开始深入研究“人”,甚至为探索人体奥秘,打开死去的人体,开始了解剖学的研究。文艺复兴以后,权力渐渐从神权阶级转移到贵族阶级。他们为自己的族群增加了很多形而上的意义,这是源于他们优越的条件,使他们可以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暂离世俗,追求一种更优美与奢侈的品位追求。社会上的精英分子被集中起来,建造了一种文化的理想国。从人的视野去扩展到无限,这种人文精神的要求成为欧洲传统文化的基础—宗教与科学、哲学与音乐、文学与戏剧、建筑与美学……渐渐形成了一个人类文化的认识基础,产生了百科全书式的世界知识范本,成为全世界阅读的参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