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跟着“导师”在“漩涡”里踏浪(9)

孤独百年:张学良的思想人生 作者:王海晨


张学良研究会会长、辽宁大学胡玉海教授和张学良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馆长郭俊胜研究员在《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研究概述》一文中说,“在国际交涉中,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妥协和让步都是必须的,更何况我们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不能因为张作霖在对外交涉过程中有妥协,就说‘他和日本侵略者相互利用狼狈为奸’。考察张作霖统治时期的对外交涉,不仅频繁而且复杂,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在铁路建设、设领设警问题、商租问题、征收二五附加税问题以及军事冲突等各项交涉中,张作霖都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张学良自幼在这样一位父亲身边长大,父亲的言行不可能不对崇拜他的儿子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主政东北,他所面临的国家问题比他父亲在世时更加复杂和严重。张学良从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日俄两国的狡诈与凶残,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国力相差悬殊、国与国政治上不平等的条件下维护国家主权的艰难,因而他更敬重他父亲的智慧与勇气。1957年蒋介石曾鼓励张学良写一写民国往事,他写了一本后来称之为《杂忆随感漫录》的书,书中有不少文字是写他父亲:

“我父亲的为人和他的事业,绝不是这短短篇幅所能写得完的,也不是我这文笔的能力可以写得出来的。又加上我一追想他老人家的事,我的情绪你们也会想象出来的。”

“总之他是一位历史上不可抹煞的人物。……现在我斗胆以子论父,给他老人家下一个论断:生非其时,他确有刘邦、朱元璋之风度;亦具有项羽、陈友谅之气概;英雄豪杰也!”

1932年4月,张学良在欢迎李顿调查团时有个讲话。讲话中他深情地回忆起他父亲:

父亲总是否定我的意见。“你年轻还不懂,你认为我喜欢战争吗?我的目的就是以战争结束战争。我希望以军事力量统一中国,依靠统一免中国丧失东北。东北每天都在虎口之中。中国统一、强大才能改变这种状况。”

连我父亲的政敌都认为,父亲张作霖因不把中国的主权让给日本而致身亡。(注:张学良:《我对日本积极政策的经验》。)

不论这样的论述是否公允,但从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对父亲的敬重和父亲言行对他的影响。影响他思想的人都可以称为他的“导师”,只不过有的导师偏重于“无言之教”,以行为主;有的则“言行并重”。在张学良身边,聚集了一批有思想的人,对张学良思想影响最大者,除张作霖外,就是郭松龄。

“没有枪杆子,就掌握不住印把子。”(注:王翔瞵:《奉郭战争见闻琐记》。)张作霖靠枪杆子打天下,自然懂得枪杆子的重要性。张学良19岁那年,张作霖为培养中下级军官,以从基础上加强奉军的实力,重新开办荒废多年的东北讲武堂。为了使自己的继承人日后顺利接班,他让原本想穿白大褂的张学良披上了绿军装。在讲武堂,张学良结识了对他日后产生的影响仅次于他父亲的郭松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