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五万的后面,加一个“0”(1)

作价 作者:刘小骥


叶晓枫闭关完成的这些作品得到了杨志彬的认可。朋友说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从材料到意识形态都属于东方的,表现手法也有当代艺术的前瞻性。谭秋农和无聪对他作品的评价就更高了,他们以为叶晓枫这一组画不管从思维模式还是在绘画语言上,都已超越了大多当代艺术的狭隘视野,在看腻了那些卡通、怪人和家族合影之后,《山海经系列》一定能让藏家们两眼放光。

按照合同上的约定,叶晓枫把以前的画和这一批作品如数交给了无聪。提前完成了这批画,效果还超乎人们的预期,大家的激情和信心都调动起来了。此时离第二年的春拍会还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无聪、谭秋农、桂姨、叶晓枫和杨志彬找了块空闲地坐下来,商讨作品参拍的事。

“何总那边我已经联系好了,他应允说叶晓枫的画上拍没问题。按规定,交给他10%的佣金就可以了,上一张或者两三张,随我们的便。更多他就不能保证,叶晓枫是新人,何总不愿意冒太大风险。”无聪说。

“我看尽量多放几幅作品,藏家们选择的余地也更大些。”谭秋农说。

“你看呢?上一张还是多上几张?”无聪没接茬,而是把话头转交给桂姨。

“多几张当然把握性更大,不过上一张,可能更刺激。”桂姨说。

“此话怎么讲?呵呵,桂姨你讲话总是说半边,留半边。”无聪对桂姨说。

“上一张的话,我们可以说这画是艺术家十年磨一剑的成果,此次拍卖绝仅此一张,也好试试水深水浅。几张全上了,暴露得多,把底全都露出来,拍卖的时候不好打心理战。”桂姨笑了笑,又说,“我是门外汉,这意见能参考就参考,不能用就当玩笑话。其实最后还是靠你大老板拍板。”

“叶晓枫,你有什么意见?”无聪又征求叶晓枫的意见。

“作品一完成,剩下的事情我就不懂了。”叶晓枫说。

“关键时刻你可不能逃跑,我们都说好了,画一旦拍出去,我会分你百分之十的利润。我知道你们艺术家也不在意这些钱,不过有钱创造更好的条件,何乐而不为?”无聪见众人并无反对意见,便把话题翻到下一页。给作品定价是拍卖会上能否顺利成交的关键问题之一,价格定得准确的话,一幅作品的价值才能获得惊人的成绩,否则便会血本无归。面对这件事,会场上出现了长久的沉默,毕竟没谁敢给定下的价格打包票。

“把起拍价定到五万怎么样?按叶晓枫的作品来看,这个价位不高也不低,我预计拍卖当天能拍到十万就不错了。”杨志彬率先打破了僵局。作为叶晓枫的朋友,两人曾就这一系列作品的艺术价格商讨过。

“呵呵,杨志彬,你太谨小慎微了。当代艺术近几年价格飞涨,一个刚从美院出来的学生习作就能拍一两万,流产的几率几乎等于零。我看底价至少能定到十万,到时候拍到二三十万都不成问题。”谭秋农用权威性的眼光朝众人扫了一回,接着说,“我深入研究过市场,中国艺术家的画价还远远没有达到顶峰,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把叶晓枫的画拍上去!”

“那些价值评估分析图和拍卖年鉴我也看过,里面有很大的泡沫成分。我们不能冒这样的风险!”谭秋农话音刚落,杨志彬就开始反驳。他觉得对方把市场前景估计得太过乐观。

“地产存在泡沫成分,兰花和茶也有泡沫,但艺术品不可能存在泡沫。”谭秋农说,“兰花和茶都是可再生和培植的产品,艺术是孤品绝品,不能混为一谈。当代艺术之所以持续高涨,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获得的成果之一,我们不能太小看中国画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