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晚风无力垂杨柳——李叔同与《茶花女》(2)

民国戏剧:守望 作者:于嘉茵


这是一种刚刚在日本兴起的剧种。新派剧基本摆脱了传统戏的行当分派以及程式化、虚拟化的表现方式,是一种接近自然的表演。台上的演员所说台词全部是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故事的脚本不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固定的剧本,而是可以在当代随意选题创作,并即刻在剧院上演的时事剧目。它有着很强的社会功能,昨天在京都发生的一件刑事案,今天就可以在剧院情景再现,并且加上作者对事件发生的评论,尤其强调案件背后掩盖的严重社会问题。

而这种相对轻松的表演一经在日本出现,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每天,日本的几个有名的剧院都有不同的新派剧上演,而观众的人数也超过了观看传统戏曲的人数。由于上座率居高不下,许多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参与到对新派剧的创作和改良中。

中国的留学生就是在新派剧盛行的这段时期来到剧院,边看表演,边学习日语,渐渐地对此剧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曾孝谷,因为喜欢新戏而和新派剧的代表人物藤泽浅二郎交上朋友,专门向他请教表演和理论。藤泽浅二郎是一个认真务实的青年文艺家。他要求曾孝谷对新派剧的学习不能仅仅流于表面,更要接触到新派剧的源头——博大精深的西方戏剧。

戏剧在欧洲有着两千多年的传承。它最早的起源是古希腊奴隶社会时期的酒神节祭祀,常见的种类有歌剧、舞剧、音乐剧和木偶戏。戏剧在西方一直非常盛行。16世纪,演员出身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全部采用诗歌体的台词,风格凄美委婉,惊世骇俗,甚至丰富了英语的词汇,被同时代人视为天才。

莎士比亚和他的剧团在王室的资助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因为喜爱戏剧,成为了莎士比亚和他的剧团的保护人。为了回馈女王,莎士比亚的一系列宫廷剧本产量颇丰,热情歌颂伊丽莎白时期的盛世英国。这个时期,欧洲人对戏剧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状态。

而工业革命爆发后,欧洲人几乎把所有最好的科技发明都用在了戏剧舞台上。这个时期的舞台,可谓五光十色,绚烂夺目。在某种程度上,舞美的看点超过了作品本身。

1846年,巴黎的剧院率先使用弧光灯代替原来的灰光灯和瓦斯灯。1876年,白炽灯的发明,则让舞台完全依靠电灯的照明,使舞台上的演员成为了观众瞩目的中心,并促进了用三维布景代替透视图绘背景,产生了各种异乎寻常的舞台效果。

而新派剧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接受西方的传统文化后在其本土兴起的。以前日本的传统戏剧有能乐、舞乐、狂言和歌舞伎,其中分行当、虚拟化和程式化的模式,与中国戏曲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明治维新后,接触到西方话剧的日本人惊奇于戏剧舞台的绚丽多姿,而开始了对传统戏剧的改良。改良后的戏剧,在日本被称为新派剧,代表人物除了藤泽浅二郎,还有伊井蓉峰、合田武雄、川上音二郎等,后来新派剧又成为了中国留学生最早接触到的西方戏剧的样式。

就在曾孝谷惊奇于西欧戏剧的宏大广博时,大量的西方戏剧剧本被日本的出版社翻译出版,在市场上风行一时。那个时期,学生群中最流行的除了看西方的翻译小说之外,也包括西方的舞台剧本。

剧本的大量流传,让学校里的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开始模仿剧院的演出。他们在校园内成立了小集体的演出团。最初这些排练只是为更好地学习语言和尝试表演的新奇感,因为那个时候校园演出只是小团体表演的小片段,仅仅停留在学生们的业余兴趣上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