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神、鬼、人 (3)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十九日,苏东坡出城迎接“龙水”。所有人都很兴奋,大家都关心这次求雨的成败。几千人从乡下赶来,十分热闹。“龙水”还没到,乌云就已袭来,天空渐渐昏暗。大家等了很久,还是不下雨。苏东坡再度进城,陪宋太守到真兴寺祈祷。半路上看到一堆乌云低低飘过,往他这边飘来。他向农民借了一个篓子,抓一把云入篓,紧紧盖住。他入城对这片云祝祷说:“开缄乃放之,掣去仍变化。云兮汝归山,无使达官怕。”说完他和宋太守又出城去。一到郊区,冷风大作,旌旗、小旗和枪上的流苏都在风中猛烈摇摆,密云像一群野马从天而降。远处雷声轰轰。这时候,“龙水”来了,苏东坡和宋太守上前迎接,把水盆安置在暂放的祭台上,又说了一篇祷文(现在那篇文章还和其他祝文同收在他的全集里)。仿佛回复祷文似的,大雨降落乡间各地。两天后又有一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枯萎的小麦和玉米又恢复了生机。

现在到处喜气洋洋,最高兴的却是苏东坡自己。为了纪念这个欢乐的场面,他将官舍后面的亭子命名为喜雨亭,还写了一篇碑记。这篇碑记是后世学校最爱选的散文之一,因它文笔简练,能代表苏东坡诗文的个性,又符合他与民同乐的精神。

此事之后,太白山神神官晋爵,被皇帝封为公爵。苏东坡和宋太守又上山道谢并贺喜。第二年七月再度干旱,这次求雨没有反应。苏东坡很失望,就到蟠溪祈求姜太公的英灵。姜太公至今仍是中国百姓相当相信的神祇。他是公元前12世纪的一位老智者,传说他钓鱼常把钓线提到水面上二点七尺。可见他是一个仁慈、公正的人,如果鱼儿跳出水面来上钩,那就怪鱼儿自己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苏东坡祭姜太公有没有效,史上并无记载。不过无论何种善男信女,信的是佛教也好,是一棵老树也罢,都没有理由怀疑祈祷的功用。谁也不能证明祈祷无效,根据佛家的训示,若有问题,那就是祈祷的人不对,通常都是诚意不够的关系。一切神明都是灵验的,否则人类就不会对他们感兴趣了。此外,祈祷还是基于人类最深的本能之一。毕竟祈祷或者有心祈祷才是最重要的,灵不灵倒在其次。

苏东坡后来在各地做官,事有必要他仍会祷告。他知道他的做法是正确的,他相信上苍公正讲理。既然相信有神明存在,自然也相信神明会尽量解除人生的痛苦,带来幸福与正义。如果讲理是人类最高的属性,上苍也一定明理,肯听人劝说和理论。不过在他日后的有关天灾的奏议里,他也依据中国正统的说法,说朝廷应废除暴政,祈祷才会生效,这就是中国人凭常识形成的信仰,所以古语曾说:“尽人事,听天命。”我见过中国人所做的一切蠢事,但这种说法却恢复了我的信心,中国人毕竟是真正伟大的思想家。

我简直忍不住想说,苏东坡的精神代表“火”,他一生和水灾、旱灾奋斗,每到一地就忙着修建供水系统、水运系统和水井。火的象征很恰当,因为他活力充沛。换句话说,他的脾气以及他的一生都像烈焰,到处给人生机和温暖,也一路烧毁了某些东西。

根据记载,这团烈焰曾两度和魔鬼争辩。苏东坡始终认为,不只神明,连鬼魅也应该接受他逻辑的大辩论。他讨厌不讲理的东西,连魔鬼也该看出他做的事情有没有道理。鬼魅有时候也许健忘或糊涂了,不过他们在苏东坡的雄辩口才之下也会自见其行为的愚蠢,立即罢手。

后来,苏东坡由凤翔回京,沿山路直走,曾经过白华山。有一个士兵突遭魔鬼附体,开始一路脱衣服,全身赤裸。苏东坡叫人强行给他穿上衣服,把他绑起来,衣服照样还是掉了下来。大家都说山神发怒,士兵中了邪。于是苏东坡到庙里献文一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