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忠体国 2

向曾国藩学领导艺术 作者:周玉柳


这封遗书,首先介绍了自己所处危险境地,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太平军分四路救援安庆,祁门正好处于一路之中,为太平军广德——徽州——祁门、休县——江西的重要通道,所以双方争斗非常激烈。有一次,太平军的一支已离祁门只有十几里路,形势危急可想而知。但就是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曾国藩还是坚守祁门,没有撤离。其次表达了自己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死即瞑目,毫无悔憾”。再次是检讨自己的诗文书法还有缺陷,指挥军事非所长。最后是教育子弟,要牢记八本、三致祥等家训,不从事军旅,不当官。从这封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国对家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意。

领导者重要的一个品格,是对其所担当的职务、所管理的工作、所肩负的使命真正负责。不汲汲于权力的高低,不斤斤计较于名利的得失,而忧虑于事业的艰巨、困苦,完成的困难。他说:“余向来虽处顺境,寸心每多沈闷郁抑,在军中尤甚。”曾国藩一生处于忧患之中,他曾经用“蚊虻负,山商距驰河”自况。又用“精卫填海,杜鹃泣血”等语来表达自己的心迹,在写给咸丰的奏折中也明确表达了,“成效不敢必,唯有愚诚不敢避死而已”。曾国藩虽然所忠诚的是清王朝,但是他所忧患的是整个国家,忧患的是“中华之难”。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领导者,他忠诚于他的组织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任何领导者所必需的优秀品质。

有些人追求官阶的高低,以此作为人生的目标,以此作为检验人的成功与否的标准,以此作为一种价值观、事业观。这种人的追求,本无可厚非,所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鼓励的就是这种风尚。曾国藩正好相反,他认为处于极品(指职务极高),是一种痛苦的境地,因此时时想摆脱这种痛苦,“遁入眼闭箱子之中”,以死来解脱。他沉重地说:

诸事棘手,焦灼之际,未尝不思遁入眼闭箱子之中,昂然甘寝,万事不视,或比今日人世差觉快乐。乃焦灼愈甚,公事愈烦,而长夜快乐之期杳无音讯。且又晋阶端揆,责任愈重,指摘愈多。人以极品为荣,吾今实以式苦懊之境。然时势所处,万不能置事身外,亦惟有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在曾国藩看来,在乱世担任大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确实也是这样的。当一个领导者负责处理大的危机、大的灾难、大的问题的时候,心身往往处于焦急、困苦之中,吃不香饭,睡不好觉。有些承受不了的,还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状,甚至逃避与死亡。汶川大地震后,有个别人自杀,就是承受不了巨大灾难与繁重工作压力带来的心理负荷。曾国藩想到死,也是这个原因。但是曾国藩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领导者,因此,他不会“置事身外”,而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本指做事敷衍,得过且过;这里却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其实他一直很勤奋、很刻苦,就是到死也没有停止过工作。这种工作作风,值得后人效法与学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