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后的武士》(3)

电影狙击历史 作者:上林


为了下级武士的利益抛出“征韩论”

功臣名就的西乡并不恋栈中央政府的高位,辞官回萨摩去了。后来又被大久保利通请出山,再次出任中央政府的官职,身兼陆军大将,近卫都督,参议三职。维新革命胜利后,明治政府首脑们迈开双脚走出国门,“求知识于世界”,去到西方探求建设近代国家的新方略。1871年12月,岩仓具视全权大使率领大型考察团起程,身为大藏卿的大久保为全权副使,木户孝允、伊藤博文等人随行。三条实美、西乡隆盛、大隈重信、井上馨、江藤新平留守,实际上,留守政府的大权掌握在西乡手里。

大久保等人一走就是一年多,一共考察了12个国家。在这期间,西乡一直推行着既定的改革方针,而日本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治政府于1869年实行“版籍奉还”收回了旧藩主对原有领地和农民的世袭统治权;1871年实行的废藩置县,彻底剥夺了旧藩主的政治权利。1870年下令取消士族(主要指武士阶层)以前对农民百姓“格杀无罪”的特权;1872年政府颁布《征兵诏书》和《征兵谕告》,实行全民皆兵,取消士族以往的职业特权,武士垄断军职的局面就此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藩主和公卿们被列为“华族”,享有爵位,成了特权阶级;平民们有了此前武士才有的骑马权力,并有选择职业、迁徙的自由,可以和武士阶层通婚,地位大大提高;而下级武士们原就拥有不多的资源,再被剥夺从军特权,除了砍砍杀杀又再无其他谋生技能,往往就衣食无着了。西乡是支持全民皆兵的,自己原先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穷困潦倒找上门来他也慷慨接济,但以一己之力哪里能照顾整个一个阶层?为了解决战友的工作问题,西乡抛出了“征韩论”——攻打朝鲜,让武士们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和荣誉。他甚至想由自己出使朝鲜,迫使朝鲜与日本建交,如果自己被杀,就可以使用武力。

1873年5月,大久保在得知西乡的“征韩论”后应三条实美之召提前回国,他反对西乡,拒绝担任新政府任命的参议职务,等待使团成员归国的“秋风白云时节”再做最后解决。同年9月,岩仓等使团成员全部回国,紧接着于10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大久保并不是个和平主义者,只是通过出国考察,深知日本国力之不足,担心征韩会打断国内改革进程,并引来清朝的强烈反弹和西方列强干涉,当务之急是学习西方建成独立富强的近代国家,然后再举兵征伐朝鲜,即所谓“内治优先”论。两人的分歧只在于,西乡要“急征”,大久保要“缓征”。在内廷会议上,西乡一派占了上风,太政大臣三条实美被迫同意征韩,但要求延缓一天宣布。当晚,三条称病,大久保等人暗中活动,弄到天皇的一份敕旨,让岩仓具视代任太政大臣。岩仓在第二天的会议上全部推翻三条的决定。

此时的西乡,以南宋学者陈亮的名句:“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为座右铭。他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他把一切政治工作都只做在明面上,希望仅以自己的忠心和名望打动公卿大臣和参议们,希望他们不要背叛曾一起战斗过的下级武士们。结果,他败在了好朋友大久保手下,愤而辞职,近卫军中140多名萨摩军官也辞职回乡,在维新政府中本占有优势的萨摩藩也随之分裂,站队的过程中,他的弟弟西乡从道和堂弟大山岩站在了大久保那一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