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纪录片来了:1989—2009(5)

波兰当代电影 作者:马特乌什·维尔纳 (Mateusz Werner)


记录那个时期的核心政治事件的影片非常具有戏剧性。另一个重要的日子是波兹南的1956年6月,A.马莱克·德拉热夫斯基的《我还在等》(1982),关于年仅13岁的罗麦克·斯特热可夫斯基在波兹南街边的死亡;还有米哈尔·J.杜杰维奇的《导体的悖论》(1997),基斯瓦夫·瓦尔德因介绍他见证的一系列事件。同样在聚光灯下的是1970年12月发生在格但斯克和什切青的工人罢工事件:两部特别有意义的电影——亚历山大·斯托科夫斯基的《什切青相册:1970年12月17日》(1995)和沃伊切赫·扬科夫斯基的《格但斯克录像带》(1990)——都是使用隐藏式摄影机拍摄的,影片素材是多年后从民兵团档案中重新发现的。还有罗曼·科特拉什的故事——1976年6月拉多姆工人抗议罢工事件——也被沃伊切赫·马切耶夫斯基拍成了电影《身体安息在坟墓里》(1999)。在从1980年到戒严令刚开始施行那段时间的大量电影文献资料里,最好的影片之一是亚历桑德拉·切哈诺维奇-萨拉塔1994年的两集电视片作品《在死者的记忆里》和《对生者的警告》,讲述的是乌耶克煤矿工人那场以悲剧告终的罢工事件。

这些电影中的每一部都在关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而马塞尔·洛金斯基在他1990年为法国电视台制作(与波兰联合摄制)的系列纪录片中尝试做了一次完整的概述,这就是《西方从未见过的波兰》(在波兰电视台播放时叫作《1945年—1989年》)。这部四集、每集52分钟的影片主要对比了宣教片《波兰电影编年史》与团结工会工人运动领导人莱霍斯拉夫·高吉科(自1956年起)、兹比格涅夫·布扎克(1980—1981年)和知识分子亚采克·库隆、约瑟夫·里皮斯基的不同意见。这种对位的安排突出了争议性,这正是洛金斯基想要的。

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纪录片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迷人的镜头——著名的人们、无名的人们、政治活动家,以及卷入历史洪流的个人。单单凭借其艺术价值,这一极其丰富的类型就值得我们另起一章单独介绍了。在这里我们只提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德雷加斯的《听我哭泣》。该片讲述的事件在当时遭到了当局的封杀,没有能成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1968年9月8日,60岁的会计理夏德·西维茨以自焚对波兰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当局对于现实的虚伪扭曲表示抗议。这一行动无意中被胶片记录了下来。西维茨是在丰收节庆典期间于华沙“十周年纪念”体育场自焚的,数年之后,在报道该庆典的摄影师兹比格涅夫·斯科切克无意拍下、并保存在华沙纪录片电影学院档案馆的资料里,德雷加斯发现了一段七秒钟的片段。围绕着这段素材,他将对西维茨家人及目击者的访问拍成了这部纪录片。该片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典型的成长于战前、生活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波兰知识分子形象——这位思想者质问着社会冷漠的限度。

进入电视

虽然这些电影受到了媒体的评论和尊敬,但并不意味着会被很多人看到。电影发行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初。最好的情况下波兰纪录片最重要的节日克拉科夫电影节会为有限的观众提供几次放映。也有一些较小型的地方电影节,其数量在九十年代中期略有增长,但本质还是不够大众。这个时期末期,电影俱乐部运动也在急剧衰落。在实践中,电视是唯一可以进行一次性、比电影院规模还大的放映的场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