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凤巢 理想主义是一道光芒(5)

凤凰卫视这些年 作者:张林


1970年,刘长乐当了制药厂车间的小头头,但征兵一开始,他就报名了。那时候,中国的优秀青年要谋求更大的发展,似乎只有参军一条路。

当时刘长乐父亲的一个老战友还在部队,说是让他挑个喜欢的行当,比如开车、放电影或是进宣传队,都是比较轻巧的活儿。

刘长乐觉得这些行当不足以实现“出类拔萃”的梦想,就选了一个最苦最累的行当——工兵。

工兵的职能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抢险救灾冲在前。

他朦胧地觉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成就事业的必修课。

1975年,刘长乐24岁,当了工兵排长。当年发生的海城大地震让他第一次面对天崩地裂的生死考验。排长虽然在军队干部中是最低军阶,但却是第一线的指挥者。他意识到,在大的灾难面前,指挥官的责任,不是要保一个人,而是要保一片人。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刘长乐以工兵连指导员的身份再次参加抢险,历时将近三个月的抢险,救了许多人的命,自己也把世上该吃的苦吃得差不多了。那些天,一连几顿吃不上饭是常事。有那么几天,青岛送来的海鲜大虾因为缺少车辆,送不到灾民家里,快臭了,就让部队吃掉,那一阵吃得他一闻到臭虾味就想吐。

“瘦得厉害,双手10个手指头的指甲都磨掉了一半,指头肚上全部结痂。”妈妈忘不了刘长乐当时的样子。

刘长乐说,现在回想起来,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使命远远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我15岁开始串联跑遍全国,16岁时父母被囚禁,20岁出头就领兵了。孟老夫子有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我们那一代人,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大任就咣当一下砸到脑袋上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