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公共知识分子变成“公知”(2)

正义的可能 作者:周濂


萨哈罗夫应该感到庆幸,不仅因为他生在苏联,还因为他的时代没有网络更没有微博,否则即使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萨哈罗夫也难逃“公知”的帽子而被网络水军的唾沫彻底淹没。

从公共知识分子到“公知”,如果我的记忆没错,这个变化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两年之前,公共知识分子还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头衔,代表了社会的良知、人格的力量和理性的声音,两年之后,公共知识分子就被缩写成了“公知”,与此同时,被缩水和矮化的还有他们的人格力量、道德操守以及知识水准。

在一篇广为流传的博文里,“公知”的形象被简化成几个漫画式的特征:比方说“初级公知”需要熟练掌握的概念有七个:自由、民主、人权、体制、宪政、选票和普世价值。“中级公知”需要天天扫射专制、极权和暴政。而“高级公知”私下里要占尽体制内的所有便宜,但表面上要为普天下的老百姓做义务的代言人。此文的结论是:“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公知,其目标都是一样,那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占据最多的公共资源。”

这篇博文的宗旨可以一言以蔽之为“破除迷信”!

什么叫作“迷信”?迷信就是“错误地相信某物是高贵的、超俗的,或者崇高的”。而破除迷信的方式就是把“看似高等的东西”还原成“低等事物的一个特例”,具体来说,就是“在崇高中发现寻常,把神圣还原到平凡,或者证明高贵者并不值得尊敬”。

以“公知”为例,这篇博文试图传达的基本讯息是,你不是人类良心的代言人吗?错!你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满嘴自由民主实则蝇营狗苟一心只想攫取公共资源。你不是理性声音的传播者吗?错!“公知”的门槛很低,只要你活学活用公知速成手册,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成为一个合格的“公知”。这是一种剥落金身、裸露泥胎的暴力解释法,其目的是制造某种“刻板印象”,用漫画的方式去迎合并坐实大众预期的“事实真相”。

我想说的是,这通大棒虽然毫无章法可言,却也歪打正着地击中了一些要害,这种似是而非的准确性会让“被公知者”一方面有对号入座的忐忑和心虚,另一方面又有被污名化的愤懑与苦恼。

毋庸讳言,公共知识分子必须要为“公知”的污名化承担部分责任。专业分工的日趋精细,必然导致“知识的深度以牺牲其广度为代价”。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又没有深入事实细节的耐心,让某些公共知识分子习惯于停留在价值和规范的表面进行抗议,久而久之,这种被掏空了实质内容的老生常谈就会堕落成陈词滥调。如果公共知识分子的道德义愤和同情方向仅仅是由他们的意识形态所决定,那么迟早有一天人们会发现,除了掌握“对”和“错”的语义差别,他们对这个世界其实一无所知。

值得深思的是,在公共知识分子变成“公知”的过程中,被冠以“公知”的多为自由派知识分子,而那些举着“公知”帽子四处乱扣的则要么是非自由派要么是草根大众。如果仅从公共性的角度来看,某些“非公知”绝不比“公知”更少公共性;若从自我赋予的使命和任务来看,某些“非公知”同样自认唯有自己才代表了客观、公正、理性与良知。

随着“公知”成为烫手的山芋,这个名词已然成为没有任何指称功能、只具有骂战和污名化作用的伪概念:非自由派的骂自由派是“公知”,自由派的反骂非自由派是“公知”,自由派内部在互骂“公知”,非自由派内部也在互骂“公知”,草根则说你们全家都是“公知”……这场乱战至今尘埃未定,但是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已经隐然可见那个地基尚未打好就已成为废墟的公共空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