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米西亚与缪斯女神 8

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作者:皮卡蒂


尽管勒韦迪如此大胆地对米西亚发表了爱情宣言,米西亚显然也对他抱有爱慕和钦敬,但两人却并没有发展成恋人关系。勒韦迪满腔激情随着米西亚的默许,转向了香奈儿,米西亚鼓励可可与他独处,读他的诗篇,有点像塞特曾经作为香奈儿的导游,带领她发现意大利博物馆的宝藏。不管米西亚的动机如何,或许她已经发现了勒韦迪与香奈儿的共同之处:两个在巴黎的外乡人,都深深被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所吸引,但是也同样抱着不信任。勒韦迪在 1910年到巴黎,

比香奈儿稍晚一些,尽管他和她一样,天性沉默寡言(至少她在事业刚起步时话并不多),他有时还是会放任自己的激情爆发。一天,他对毕加索说:“我天生是个拳击手,是个斗牛士。但是,感谢上帝,作诗和绘画一样,是一种男人的苦差事,是只有一个回合的激烈战斗。”

勒韦迪和香奈儿一样充满矛盾,他同时也表明一个诗人应该是个苦行僧。他给他自己以及他那些超写实主义追随者的戒律是:“在饥寒交迫下创作。”与鼓吹“所有感官系统的混乱”的兰波恰恰相反,他认为,艺术家一定要保持完全的清醒,以便“抓住飞驰而过的事物”。他这个理念,我们可以在香奈儿的一段声明中找到共鸣:“时尚不仅仅存在于衣服里,时尚存在于空中;是风把它带来的……”她从不自诩为艺术家 —她不断说自己像是一个“靠双手工作”的匠人—但是她对自己的职业的奉献精神,她的严谨,依然让人联想到诗人。和他相似,她捕获在“空中”见到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她捕捉到昙花一现的事物为她创造了财富。勒韦迪始终与财富无缘,而他也决定斩断与香奈儿的情缘。她成年后离开了修道院,就把那一切抛在脑后,虽然少女时期所受的潜移默化影响,造就了她日后纯净的设计。然而,她留不住决心离开的诗人。勒韦迪皈依了天主教之后,在 1925年逃离巴黎,隐遁于索莱姆的修道院,在清静和苦修的环境下,潜心创作。他的妻子也进入邻近的修道院,直到生命终结。在那里,他除了僧侣谁也不见,过了两年埋头创作的生活。 1927年他曾短暂地回到巴黎,然后再次遁入索莱姆,在那隐居直到 1960年去世。

在勒韦迪离开巴黎去索莱姆前不久,他和香奈儿相爱了,只有米西亚和沉默的亨丽埃特见证了他们的恋情。诗人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了香奈儿,把他们两人的名字并列在书名页上。她像珍爱她那些贵重的钻石珍珠项链一样,终生珍藏着这些薄薄的书册。

从1921年直至他去世的 1960年,他不断寄给她亲笔题词的所有初版的作品,有时甚至是亲笔手稿。(在 1926年的《人皮》手稿上,他写道:“您不知道,亲爱的可可,阴影是光线最美的衬托。”)

她也给勒韦迪寄去自己写的一些文字,付钱请他润色。勒韦迪的确仰赖着香奈儿的经济援助过活,因此她请他改写文字,用意可能也是要在不伤害他自尊的情况下帮助他。但是勒韦迪默默地表现出某种独立,此举使得香奈儿一直钦敬他。在他俩的恋爱关系结束后很久,她依然表达出对他人格的钦佩,推崇他的著作为最高级的艺术,哀叹他的籍籍无名。当他建议她阅读 17世纪拉罗什富科的《箴言集》时,她照办了,而且试着模仿那种醒世格言的笔调,写下她自己的精辟妙语。勒韦迪也帮着她修改或者重写,例如:

“即使生来没有羽翼,也不能阻止你展翅高飞。”

“奢华是始于必需品截止之处的必需品。”

“真正的大度,是接受忘恩负义。”

“乔装打扮令人喜悦,让别人给自己乔装打扮令人悲哀。”

“对女人而言,不忠只因为一种感觉,确切说,就是肉欲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