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不赶浪头是研究者应有的心态(1)

守望公共领域 作者:展江


我从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才算进入学界,迄今仅二十载,算不上资深学者。可是由于早年从事其他职业,如今一晃已年近花甲。除了教书、译书之外,还写过一些与学术和专业有关的东西。本书大致呈现了我最近二十年发表在专业期刊上关于新闻传播学主题的文章。本来在前几年时评比较火热的时候,有几个出版社建议我将近年发表在报刊上的时评文章结集出版,可是我的拖延症比较严重,一脱下来,时评的热度也迅速减退了。所以,这几年除了主编过一两本专著、写过一两本教材之外,其他几无收获。去年算是一个小小例外,我和传播法专家徐迅女士主编了第一批“传播法研究丛书”,其中有我的一本《传播权界论》,收录了我本人以及和我的学生撰写的相关主题的文章。

1996年夏到2009年秋,我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那个时候写论文我就明确自己要把主题定在外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20世纪的最后几年,在外国新闻史这个不算热门的领域里,研究美国的新闻传播是一个小小的热门,尽管研究者必须小心谨慎地辨识两个国家体制的不同。由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传统基因和导师童兵教授的专攻方向,我最初的论文就分别在德国和美国新闻史论上着力。

本书第一辑收录的《新闻事业成因论》和《新闻宣传异同论》以及第五辑中的《从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首卷看〈莱茵报〉时期德国新闻事业》和《马克思是不是〈莱茵报〉的主编?——兼谈〈莱茵报〉的编辑体制》(其实还有一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再谈》,因为收录在《传播权界论》,在此不论了),就是以上两个点交叉的成果。

迄今为止,虽然传统媒体已经一落千丈,但是journalism作为植根于报刊这一最早的大众传媒的专业术语,在中文世界中的理解和对应表达仍然各执一词。太多的文章使用“新闻业”这一对应的表述,这是我所不赞同的。在我看来,journalism是媒体专业组织广泛影响社会的活动,是一种动态性的过程,不能以“新闻业”来使之静态化,因此,“新闻事业”的表述是准确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