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乐旅 2(10)

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 作者:李贤娜


稷下学宫始建于公元前386年,稷下是齐国国都城门,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中论?亡国篇》说:“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田齐第三代国君齐桓公田午为聚集人才创建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本身有很多功能,既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又著书立说进行学术研究,还广收门徒进行教育工作,是一所非常成功的官办高校,被称为世界第一所真正的大学。

从春秋孔子首创私学后,诸子百家也纷纷热衷于招徒讲学,扩大学术影响,众多的“士”也乐于从师求学,稷下学宫等于是把各种“私学”又聚拢到一起。齐国当局给稷下学者的待遇很高,齐宣王时期曾赐七十六人“上大夫”头衔,给他们修建高大的住所。高峰时期稷下学者达上千人,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公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进步。可以说中国真正“百家争鸣”的场面体现在稷下学宫,最吸引庄子的当是其思想自由。稷下学者千余人中有姓名可考者不过寥寥十六七人,庄子在他的文章《天下篇》中谈到古代十二子,其中有五人名列稷下(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几居其半,可见庄子一直都在关注稷下,或者说他与稷下先生们有过交往。

其实,当时稷下学宫的名人还不止庄子说的这些,墨子、苏秦、张仪、商鞅、韩非、邹衍、范雎等都是稷下名人。最出名的有两个人:孟子和荀子,两人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齐宣王将他们两人尊为卿,那个时候孟子出趟门都差不多有十几辆车跟着,学生上百人,十分风光。但庄子一向不喜欢儒家,所以大概也不太认可两位大儒孟子和荀子。不妨设想一下,庄子在稷下学宫开课,时人纷至沓来,所有能坐能站的地方必定都挤满了听课的人,庄子在那里阐述着道家的思想核心:“真实、自由、宽容……”

由于稷下学者政治倾向、地域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差异,每个学派各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战国时代形成了思想多元化的格局。他们在稷下努力探求救世良方,以救时难。学者们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著述之丰富,似汗牛充栋。这里的学术观点经常成为政府参考的重要指南,战国游士们也爱聚集在这里学习。在稷下游学中,他们吸收了多元的思想,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当他们到各诸侯国施展才华时,便容易成为社会改革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各国的变法几乎都是由游士主持。诸子百家根据社会实践提出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创立各种学术和发幽阐微者几乎都是游士,为统治者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各种思想体系。

诚然,许多人的思想主张在当时都没怎么实行,诸子百家最后也只有孔子的儒家被推崇和法家的思想被多番采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都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理念,为我们的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墨子倡导“平等、互利、博爱”,法家强调“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呼吁“仁爱、正义、自强”……这些主张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简单的词组里都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战国时代260年,齐国几乎始终领导文化潮流,对此稷下学宫功不可没。中国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从稷下找到源头。例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学,基本上是孟、荀两派理论交替使用。再如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在中国盛行,并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稷下学宫延续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才消失,和田齐政权存在时间基本一致。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其学术氛围之浓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丰硕,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过,对庄子到底有没有去过稷下学宫历来争议不断。有学者认为庄子去过稷下,不然不可能那么了解稷下,他可能也是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但也有学者说,如果庄子在稷下,凭他的才华,一定可以轻而易举进入名师行列,不可能不留名。庄子可能没有到稷下学宫开班讲学,但是起码应该到过稷下学宫,亲见过各种流派的争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