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资优者:你是谁?(1)

太聪明所以不幸福? 作者:【法】让娜·西奥-法金


“资优者”难道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吗?有时候媒体带来的放大甚至是扭曲的效应会让人们相信这是一类所谓“蘑菇”人群(隐喻出类拔萃的人群),由寻找自我满足的父母或对 “超级大脑”感兴趣的心理学家打造而成。

事实是,对于这个我们曾认为能够接受一切的人群的关注是最近才开始盛行的。

发生了什么事呢?这归结于若干原因: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诊的数量增多,以及心理检查普及化。我们得到一个令人不安的观察结果:有一些智商较高的儿童却出现较严重的学业问题,并且有着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另一些则出现行为紊乱和社会适应问题,导致对他们的教育变得棘手。至于那些对自己孩子的发展或对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比较敏感的成年人,因为要解决自己的困难和苦恼,客观上扩大了心理咨询的队伍。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都表现为资优人群而且需面对很多困难。他们都智力过人,并一直在寻找解决自己苦恼、生活问题、融入他人问题以及成功问题的办法。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大学和科学研究团体,国民教育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医学界也出现了一些小范围的培训……然而,对于这些一直在寻求被他人理解、寻求陪伴、寻求帮助的儿童或成年人,却鲜有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尤其是有一种趋势认为,资优者是一类具有特殊天分的人,而且这种趋势极其普遍且为大部分人所接受。

那么如何解释和接受这样一种让资优者在成长过程中备受煎熬的悖论,即高智力与心理脆弱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种奇怪的关系。极端的思想和极端的痛苦难道打开的是同样的视野?难道痛苦最终意味着思考?

——莫里斯·布朗肖

人们搞错的:智力和成就。

人们混淆的:能力和成功。

人们重叠的:潜力和智力效率。

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数量上比较高且适应环境要求的智力(高于标准的智力),和质量上有区别且其运行模式可能导致痛苦和失败的智力,即资优者的智力(聪明方式与他人不同)。

人们忘记的:理解、分析、记忆迅速不等于与生俱来的知识。

人们低估其重要性的:高智力与极端敏感和极端情感接受性是不可分割的。

人们掩盖的:高智商和过分敏感都会让人变得更加脆弱。

人们忽视的:能够非常清晰地感知物质世界和人际关系的所有成分会产生一种持续的情感反应性,而这将导致一种扩散性的焦虑。

人们一想到智力,就会有很多充满矛盾的表征。人们首先会关注其意思:聪明是什么?继而关注其结果:聪明意味着什么?最后关注其期待:我该如何利用聪明?如果我做不到,是否要质疑这一聪明的前提?人们可以看到关于智力及其效应的想法、信念、幻想、矛盾和担心非常强烈。

奥萝尔(Aurore)跟我解释道:“聪明当然是好事,但是聪明总是伴随着一些小麻烦。我希望我只是聪明,而没有那些小麻烦,因为聪明的确有用!而那些小麻烦,却很难处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