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代亡于流寇

许倬云说历史 作者:许倬云


明代亡于流寇,这个大规模的叛乱也是因为民不聊生,其特性和过去王莽时代的铜马、赤眉①,东汉的黄巾、唐代的黄巢其实是一样的。中国王朝的覆灭,不是经过内乱就是经过外患。王朝掌握的资源和管理的方式,在治世和乱世其实并无太大差别,治世可以抵抗得了外患,也不发生内乱,乱世却是外患内乱相寻而至。其情形都是因为百姓日子过不下去,而官方不知如何改进,往往又因为外患而加赋、加税,使得百姓日子更难过。政府不知道在乱事刚刚萌芽时就采取适当措施,当然是因为信息反馈的系统出了问题,也可能因为神经系统不知道怎么应付反馈的信息。

明代的例子最为清楚。蒙古的威胁始终没有消除,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②就是一个不该发生的外患,明帝国几乎因此覆亡。清朝刚开始不过是一个小小部落,明代的边将不能实时地安抚,反而不断地骚扰和敲诈,终于激成大变。“辽饷”③繁重,政府财政不足以应付,不断加税也不断地征兵,而卫所军队已经腐败,不能担任起作战的任务,政府不得不从各处少数民族调动部落兵,这些都是既花钱又不得好处的措施。终于,被解散的一批驿卒加上饥民,蜂起为所谓的流寇。流寇虽然力量庞大,却实在是因为饥饿,才不得不起来造反。单看流寇活动的地区,一到江淮以南富足的地方,流寇就不存在了;甚至于有些流寇的小部队,出现在几个南方的大城市旁边时,很快就消失了,就因为在大城市附近,饥民可以找到安生的地方,不用再参加民变。由此可见,以饥民为主体的流寇,只要经济过得去,就不会酿成如此大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