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普希金相识:出嫁(3)

普希金与娜塔莉亚:渴求平静的心 作者:【俄】伊琳娜·奥博多夫斯卡娅 米哈伊尔·杰缅季耶夫


1828年12月,普希金遇到了娜塔莉亚·冈察洛娃。“当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后来他给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写信说,“世人刚刚发现她的美。我爱上了她,我的脑海里全是她。”1829年4月末,普希金通过托尔斯泰·阿梅里冈涅茨求婚。母亲的答复很含糊,没同意,但也没拒绝,只说女儿还很年轻。

当托尔斯泰伯爵向我转达您的回复之后,我此刻应该双膝跪地,感激涕零地给您写信,因为您的回复并没有拒绝我的求婚,您让我有所期盼。如果我仍抱怨,如果忧伤和痛苦掺杂在幸福的情感之中,请不要责怪我忘恩负义。我理解一个母亲的谨慎和温柔的关心!但请原谅我这病态而沉醉于幸福躁动的心灵。现在我即将离开,将把您那天仙般的倩影铭刻在心灵深处……

1829年5月1日,普希金在给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的信中这样写到。

诗人为什么离开,离开又去了哪里?我们是从他后来的信件中了解到的。

您的答复模棱两可,顷刻让我神魂颠倒。就在那夜,我去了军队。您问我,为什么?我向您发誓,我不知道,莫名的忧愁将我赶离莫斯科。我无法忍受无论是您还是她的存在。我曾给您写信,盼望答复,可不见回音。于是联想到我年少轻狂时的错误。这些错误本身已太过沉重,还有诋毁污蔑,雪上加霜。不幸的是,此等流言蜚语越传越广。您相信流言,我不敢抱怨,但却身陷绝望之中。

(1830年4月5日)

普希金只有片刻相信,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没有夺走他的希望,但是这个希望立刻又变成了绝望。他去了高加索帕斯凯维奇将军的作战部队。当时那里正与土耳其交战。没得到心爱姑娘母亲的答复,他企图忘却炽烈的情感,投身到激战之中,也许是去找死……最终,帕斯凯维奇不希望承担责任,命令他返回俄罗斯。在临行前,普希金拜访了将军,将军送给他一把土耳其马刀,刀身上刻有“阿尔兹鲁姆1829年7月18日”的字样。

但是诗人拿不定主意,是否直接前往莫斯科。他在北高加索梯弗里斯逗留了一些时日,直到9月底才返回莫斯科。在这里,他不祥的预感又被证实了:他遭到冈察洛夫一家的冷待。

“回来后多少痛苦在等待着我。”普希金在4月5日的信中写道,“您的沉默、您的冷淡,娜塔莉亚小姐遇到我时那种心不在焉和漫不经心的样子……我没有勇气表白爱情,于是我彻底绝望地去了彼得堡。”

普希金说,他“理解母亲的谨慎和温柔的关心”。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对他的求婚表现得非常冷静,但没有彻底拒绝。她犹豫不决。关于普希金的生活方式、好赌牌及无神论观点(这无疑与信奉上帝的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形成对立关系)的流言蜚语想必传到过她那里。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冈察洛夫讲过,“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与普希金时常发生争执,因为普希金偶尔会对虔诚信教的行为和沙皇亚历山大·巴甫洛维奇言辞不恭。而娜塔莉亚·伊万诺夫娜家就有一个供奉许多圣像的祈祷室,而且她对已故沙皇一直满怀崇敬。”

诗人政治上的不可靠也许尤其让她担心。他用揭露专制和农奴制的作品宣泄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当然,未来女婿的经济情况也不能不让她担心,因为普希金很穷。不难理解,娜塔莉亚美丽非凡,母亲也许认为,小女儿定能找上一门好亲事,嫁给一个有钱人。这样的婚姻或许能改善冈察洛夫家族的家业。

我们认为,这些原因就是诗人从高加索回来遭到冷遇的根源。而娜塔莉亚·尼古拉耶夫娜呢?怎么解释她的“心不在焉和冷漠”呢?我们认为,她的行为是受母亲左右,母亲不准她给普希金希望。

但1830年春,他突然收到来自莫斯科的熟人带来的冈察洛夫家的问候。看见这含蓄的望其回复的邀请后,诗人像长上翅膀似地飞回了莫斯科。4月初,他再次求婚,而这次求婚成功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